第02版:要闻

约定

《 人民政协报 》 ( 2023年01月30日   第 02 版)

本报融媒体记者 鲁雅静

“这件事还没做完!”腊月二十七,父亲突然来了这么一句。

“您不都退休了吗?”听闻此言我有些愕然。

“王健还想着我哩,刚给我发了拜年短信。”

王健何许人也,两年没回家过年的我是一点不知道。父亲说,这位王健是他工作时负责联系的脱贫帮扶对象。2017年冬天,父亲作为河北滦州市王店子村建档立卡贫困户王健的扶贫责任人,第一次去他家了解情况却未见到其人,村干部说他去天津买药了。据介绍,王健以前在煤矿打工,40岁时不幸遭遇车祸,就医花光积蓄却还落下了癫痫的后遗症。上初三的儿子时常逃学,全家就靠王健父亲修理自行车艰难度日。

第二次去王健家,父亲终于见到了他本人。“不能外出打工,在家里干点什么?”父亲问王健。

“什么也没干,我爸也不让我干,嫌我不会干也干不好,我也懒得干。”王健说话时摆出了一副怨天尤人的样子。

一番攀谈后,父亲决定从两方面进行帮扶:一是帮王健联系市里的中医院进行正规治疗;二是让王健的儿子到市职教中心学技术,不能荒废学业。此后,父亲每月去王健家两三次,除了帮他解决生活困难,还经常和他聊天,讲解国家帮扶政策,帮他树立起脱贫致富的信心。彻底脱贫,成了父亲跟王健的约定。

随着国家精准扶贫的持续推进,王健享受到了政府提供的各种补助和工作机会,市中医院也全额减免了他的医药费。2019年夏天,王健的病基本痊愈,他开始振作起来,通过打工撑起了这个家,生活渐渐有了起色,也顺利脱贫了。

而父亲和王健的感情也在这种真心换真情的交流中日益加深,最终成了忘年交。

“今年夏天我去了王健家,他家屋里屋外干干净净的,院里还种满了当季的蔬菜。看到王健现在的生活劲头儿,我是彻底放心了。”父亲说。

说话间,家里的门铃响了,正是王健从百里外赶过来给父亲拜年。他放下东西就往外走,说什么都不肯吃饭,走出几米远后,回头对父亲说:“明年的这个时候我要请您来我家喝酒,吃一顿我亲自做的饭!”

“好!我一定去!”父亲爽快地答应了。

王健走后,我也和父亲约定:去王健家的时候,我也一块去。

2023-01-30 鲁雅静 1 1 人民政协报 content_37192.html 1 约定 37,192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