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5版:财经周刊

全方位夯实粮食安全根基 加快农业强国建设步伐

《 人民政协报 》 ( 2023年01月31日   第 05 版)

作者:张桃林

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共二十大上作的报告,站在历史和时代的高度,围绕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条主线,科学谋划了未来5年乃至更长时期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任务和大政方针,高屋建瓴、思想深邃、内涵丰富,是新时代新征程的政治宣言和行动纲领。

回顾过去5年和新时代10年,可谓历程艰辛非凡,成绩来之不易,经验弥足珍贵。这些成绩的取得,最根本在于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中共中央坚强领导,在于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科学指引,在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巨大优势。以“三农”为例,习近平总书记“知之深、爱之切”,始终念兹在兹、倾注心血,对一些事关全局的重大问题亲自谋划、亲自领导、亲自指挥,着眼加快农业现代化步伐,着力推进农业科技创新,切实转变农业发展方式,提出了一系列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为做好新时代“三农”工作指明了前进方向,提供了强大思想武器和科学工作方法,汇聚了全社会重农爱农的磅礴力量,走出了一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乡村振兴道路。我们要深刻理解这些成就变革的里程碑意义和历史性启示,深刻领悟贯穿其中的思想伟力和科学方法,从而进一步深刻领悟“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不断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不断提高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政治执行力,继续意气风发、信心百倍地奋进新征程、建功新时代。

中共二十大报告指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是一项伟大而艰巨的事业,前途光明,任重道远。当前,我国发展的外部环境更趋复杂严峻,需要应对的风险挑战、需要解决的矛盾和问题比以往更加错综复杂,必须准备经受风高浪急甚至惊涛骇浪的重大考验。必须看到,在“三农”工作重心历史性转移到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的新阶段,我国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仍然突出。农业基础不稳固、农村发展不充分仍然是社会主要矛盾的集中体现,农业农村现代化仍然是“四化同步”的突出短板,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最艰巨最繁重的任务仍然在农村,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深度、广度、难度都不亚于脱贫攻坚。比如,确保国家粮食安全和重要农产品有效供给的根基还不稳固,推进高质量发展还有许多卡点瓶颈,农业产业结构、整体素质、生产效率、质量效益还需进一步优化提升,农业科技创新能力还不强,农业生态环境修复治理和农业绿色低碳发展的水平还不高,等等。

做好新阶段“三农”工作任务更艰巨、责任更重大。面对世界之变、时代之变、历史之变,面对新时代新征程的新任务新要求,必须坚定历史自信、增强历史主动,必须增强忧患意识、坚持底线思维,把握好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坚持好、运用好贯穿其中的立场观点方法,守正创新、踔厉奋发、勇毅前行,集中力量办好自己的事情,坚持以推动高质量发展为主题,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对标中国式现代化“五个重要特征”,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把确保粮食安全和重要农产品有效供给作为首要任务,把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放在更加突出位置,全方位夯实粮食安全根基,加快农业强国建设步伐,着力提升农业供给保障能力、农业科技创新能力、农业可持续发展能力,不断提高农业竞争力和绿色低碳发展水平,以中国式农业现代化推进乡村全面振兴,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奠定坚实基础。

具体来讲:一要巩固提升粮食综合产能,着眼人多地少、资源短缺的基本国情农情,推动“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加快落实见效,全面落实粮食安全党政同责,紧紧抓住种子和耕地两个要害,牢牢守住十八亿亩耕地红线,逐步把永久基本农田全部建成高标准农田。加快实现农业科技高水平自立自强,深入实施种业振兴行动,统筹推进智慧农业、农机装备、农业绿色投入品等农业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和农业生物育种国家重大科技项目,不断强化农业科技和装备支撑。建立健全种粮农民收益保障机制和主产区利益补偿机制,创新农业经营体系,培育新型农业生产和服务主体,推动实施耕地种植用途管控制度,优化粮经饲三元种植结构,稳步提高大豆油料自给水平,确保中国人的饭碗牢牢端在自己手中。

二要树立大食物观,处理好粮食安全和其他重要农产品供给的关系,既要稳妥安排好粮食内部各品种的生产布局和规模,又要积极引导肉蛋奶、果菜茶、水产品等重要副食品生产。要放眼耕地草原森林海洋等整个国土资源,全方位拓展农业生产可能性边界,多途径综合开发食物资源,构建多元化食物供给体系。加快推进现代设施农业建设、盐碱地改良利用、海洋牧场开发,大力发展人工合成淀粉、生物合成蛋白质以及“人造肉”等生物科技、生物产业,加快从传统农作物和畜禽资源向更丰富的生物资源拓展,向植物动物微生物要热量、要蛋白,更好满足日益多元化、健康化、个性化的消费需求。

三要坚持开放型食物观,在“以我为主、立足国内”、充分评估政治经济社会风险、做好应对极端情形战略预置的前提下,增强国内国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联动效应,提升农业贸易投资合作质量和水平。一方面,实施农产品进口多元化和替代战略,把握好进口品种、规模、结构和节奏,减轻国内农业资源环境压力,弥补部分国内农产品供求缺口;另一方面,通过扩大水产品、蔬菜、水果等优势特色农产品出口,带动国内产业提质增效,促进农民就业增收。同时,推动国内“链主”企业联合产业链上下游企业“抱团出海”,形成境外资源延伸开发合力,提高仓储及关键物流节点掌控能力,稳定与重要贸易伙伴关系,实现优势互补、互利共赢,为构建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提供支撑。

四要推进农业绿色低碳转型,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深入实施农业农村减排固碳行动,大力推广节水节地节肥节药技术模式,持续推进农业投入品减量增效、废弃物资源化循环利用、耕地污染及退化治理修复和农业面源污染防控。着力加强农业资源养护和生态修复,健全耕地休耕轮作制度,保护农业生物多样性,扎实做好外来物种入侵防控,确保农业生物安全。完善以绿色生态为导向的农业支持保护政策体系和生态保护补偿制度,调动生产主体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同时要完善法律法规制度,强化执法监管,让保护农业生态环境成为生产经营者的自觉行为,不断提高农业绿色和可持续发展水平,实现保数量与保质量、保多样、保生态的有机统一。

(作者系十三届全国政协常委,中国农学会会长、农业农村部原副部长)

2023-01-31 张桃林 1 1 人民政协报 content_37257.html 1 全方位夯实粮食安全根基 加快农业强国建设步伐 37,257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