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7版:健康周刊

水是解酒良方

《 人民政协报 》 ( 2023年02月01日   第 07 版)

小酌怡情,节日的气氛确实可以因为酒而被烘托得更有味儿,但是喝酒之后的不适感也是实实在在的。民间关于解酒饮料一直流传着多种说法:茶水、蜂蜜水、海带汤、绿豆汤……究竟哪一个才真正能起到解酒的作用呢?

大量研究表明,过量饮酒会引起身体的不适。其中,某些人在喝完酒后会面部通红,俗称“上脸”。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是酒类中的酒精产生的作用。喝酒上脸的人,一般其体内乙醛脱氢酶活性较低,无法及时将酒精代谢后产生的毒性较大的乙醛及时转化为毒性相对较低的乙酸。乙醛可以引起毛细血管扩张,从而导致面部皮肤发红。此外,酒精还是一种中枢神经抑制剂,表现为先兴奋、后抑制,这也就解释了很多人喝酒时从口若悬河到东倒西歪的过程。而最为常见的一种不适是“上头”,表现为喝酒后产生的头痛、恶心、口渴等症状。除了含量最多的酒精和水之外,还含有各种醇类物质、醛类物质等,一方面,它们本身以及它们的代谢产物是酒类香气的重要来源;另一方面,它们是导致喝酒上头的一个重要原因。此外,喝酒时的环境、心情等因素也可能会加剧或减弱上头的情况。

酒精是一种中枢神经抑制剂,所以有些人会使用茶、咖啡等饮料解酒,希望利用这些饮料中的咖啡因的兴奋作用解酒或醒酒,但这其实是治标不治本的做法。而且,咖啡因还有利尿的作用,加速了将乙醛引入肾脏的过程,从而给肾脏带来负担。所以,饮茶解酒并不靠谱。对于绿豆汤、海带汤的解酒效果,目前尚没有太多可参考的研究证据,推测其作用主要来自其中的水分,而这与大量饮水的作用可能并无区别。此外,蜂蜜水也是被广泛提及的解酒饮料。蜂蜜的主要成分之一果糖,在体内有一定的促进酒精代谢的作用,但喝几杯蜂蜜水的解酒效果甚微。而且对于醉酒后出现的头晕、恶心等症状,也难以起到立竿见影的作用。

适合酒后的食物和饮品,多水分、易消化是关键。水本身就可以被看作是一种解酒剂。酒后多喝水可以促进、加速酒精物质通过尿液、粪便以及汗液排出自身的体外。在饮酒后食用含水量丰富的水果蔬菜以及稀粥、汤面等食物也是遵照类似的原理。此外,蔬菜水果可以补充维生素C,而吃一点软烂的食物也可以缓解酒精对胃肠道黏膜的刺激。

需要特别提醒的是,酒精早已被列为一级致癌物,喝酒没有“度”,最好不要喝。儿童和青少年、孕妇和哺乳期妇女、高血压等慢性病患者,更要严格禁止饮酒。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营养与健康所副研究员 高超 高品)

2023-02-01 高超 高品 1 1 人民政协报 content_37350.html 1 水是解酒良方 37,350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