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版:教育在线

带份耐心和关心

《 人民政协报 》 ( 2023年02月01日   第 10 版)

作者:朱英杰

春节,比感受亲情更让人向往的,也许是那份对团聚的期待。年前,本想在北京过年的我,收到了来自四面八方朋友们的关心。“过年怎么能不回家呢,一家人在一起热热闹闹的多好啊!”朋友们的劝告中不仅保有对我的关怀,也含着他们自身对家庭温暖的憧憬。

拥挤的车站、满员的车厢、漫长的回家路途都不能阻挡在外游子们对家、对团聚的渴望。但与《走完亲戚,身心俱疲》一文中年轻人的春节体会如出一辙的是,朋友们在春节假期中便给我发来了新消息,“过年也太累了”“确实没什么可聊的,只想赶紧回家躺着。”“我想回北京了,工作都没有这么累。”……

难道春节带给我们的就只剩疲惫了吗?其实不然,换个视角,春节也是青年一代寻根固本的难得机会。回望人生路,不管当下自己身在何处,懂得追溯自我出处,懂得固根,才能更好地体悟自我本性,达到“万里归来颜愈少,微笑,笑时犹带岭梅香”的境界,想来这也是时代赋予春节的新意义。

回家前,也许我们是单位的骨干力量、名牌高校的大学生。回到家,我们都会变成孩子、变成催婚对象、催娃工具。这种身份的转换,难免会给很多人带来一种强烈的生命割裂感。但转念一想,在巨大的价值观鸿沟中,亲人与我们共通的话语体系也许真的不多,这些“催促”“问候”往往成为了他们能想到的表达关怀的最佳语句。

当然,回到家中不仅要接受来自家庭成员的关心,也需要我们呈现一些对亲人的关怀。为避免成为“被讨厌的亲戚”,“边界感”也许会是一个不错的自我提醒词。由于所处环境不同,虽然许多话题无法进行深入沟通。但我们可以尝试进行一些“软对话”,不把自己的价值观强加复制给亲人,不在这个愉悦的节日中过于沉浸那些稍显焦虑的话题。

无论怎样,带份耐心和关心,尊重彼此、理解彼此、包容彼此、关怀彼此。带着对亲情的憧憬与渴望回到故土,带着家族的温情和祝福重新踏上征途,这也许是当下春节给予我们最好的精神补给。

2023-02-01 朱英杰 1 1 人民政协报 content_37363.html 1 带份耐心和关心 37,363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