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版:宝藏

西汉四山纹铜镜

《 人民政协报 》 ( 2023年02月02日   第 12 版)

西汉四山纹铜镜 武汉博物馆藏

作者:李笙清

“双鸾开镜秋水光,解鬟临镜立象床。”这是唐代诗人李贺的诗句,道出了以铜镜照面梳妆的情景。在玻璃镜出现并普及之前,古人以打磨光滑的青铜为镜照面,各个时期的青铜镜铸造工艺各具特色,其镜背的纹饰亦丰富多彩,自春秋绵延至秦汉的山字镜,就是其中的一株瑰丽的奇葩。

坐着轮椅去追梦

杨建平

武汉博物馆收藏了一枚西汉四山纹铜镜,直径17厘米,1997年出土于武汉市新洲区辛冲镇新洲技校汉墓。该铜镜为圆形,窄平素卷缘。方形钮座,三弦覆瓦式钮,钮有穿孔,可穿系绳索、丝带,以供系带悬挂固定或手持之用。镜背上的纹饰区间,纹饰由地纹和主纹组合而成。地纹为羽状纹,上施草叶纹,纹饰为四个山字纹,中间高两边低,两边的短竖顶端均向内勾,呈尖角状,山字的底、两侧及尖角均用勾勒线勾边。钮座为正方形,四角各伸出一片桃形叶子,叶片中脊与周缘微微隆起,叶片外饰一周短斜线绳纹。四山纹呈对称围着钮座展开,中间被桃形叶、羽状纹隔开。山字略带倾斜,均为左旋排列之势,中间一竖比两边高出许多,与镜缘内相连,山字底边分别与正方形钮座的四边平行。四山纹之间,遍布羽状纹和草叶纹,使纹饰整体风格显得活泼而不呆滞,具有强烈的艺术感染力。

早在春秋晚期,山字纹青铜镜就已出现,是战国时期当时最流行的镜类,也是楚式镜中的主要种类,占当时铜镜总数的80%。山字镜的名称,历史上有多种称谓,清代梁廷枏《藤花亭镜谱》、徐乃昌《小檀栾室镜影》称之为山字镜,《藤花亭镜谱》中录载了一枚四山镜,认为这是“刻四山形以象四岳,此代形以字”;我国学者多采用山字镜的名称。从湖南、湖北出土的战国楚式镜来看,有三山、四山、五山、六山等多种类型,其中以四山镜最为多见,钮座有方有圆,以方形居多。以细密的羽毛状为地纹,然后在地纹上覆压等分的山字纹,是战国时期山字纹楚式镜的主要纹饰特点。该镜在羽状地纹上施草叶纹和四山纹,融楚式镜风格和汉式镜风格为一体,体现了当时铸镜技术的交流已十分广泛。

随着农业生产的发展,铁器的广泛应用,金属铸造工艺亦不断进步。铜镜是汉代铜铸造品种最多的产品,西汉前期是战国镜与汉镜处于交替的时期,山字镜依然流行,在制作形式和艺术表现手法上有了很大发展。这枚四山纹铜镜虽局部有锈蚀,但镜体形制完整,纹饰古朴典雅,布局严谨,结构合理,层次分明,线条婉柔秀美,整个纹饰华丽繁缛而又规整精细,内容丰富;山字体粗壮端正,劲健有力,略带倾斜的左旋设计,充满了灵动之趣,使画面显得活力十足,富有生机。羽状纹在中国上古神话中象征天界、天空,山字纹的寓意说法众多,既写实又充满寓意。日本考古学家在《中国古镜的研究》一书中提到,山在中国古代往往与不动、安静、养物等观念组合在一起,如同福、寿、喜等字一样,含有强烈的吉祥意味。

汉代早期继续沿用战国镜的制作工艺,随着蟠螭纹镜、蟠虺纹镜、草叶纹镜、星云镜、连弧纹铭文镜、重圈铭文镜、四乳禽兽纹镜、规矩纹镜、重列式神兽镜、夔凤纹镜、龙虎纹镜等多个镜类的出现,开启了青铜镜承前启后的时代,山字镜在汉代后期逐渐消失。这枚西汉铜镜为西汉早期制作,铸造工艺复杂,雕刻技法精妙,纹饰凹凸有致,颇具立体感,既延续了战国四山镜的纹饰风格而又有所创新,展现了这一时期冶炼技术及制镜工艺的水平,体现了古人的审美情趣,以及崇尚吉祥寓意的美好向往,承载着浓郁的历史文化内涵。

2023-02-02 李笙清 1 1 人民政协报 content_37434.html 1 西汉四山纹铜镜 37,434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