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 岚
先生的谦和包容。吴先生身为“大师”“大家”,拥有几乎所有的学术荣誉和桂冠,但先生却始终谦己待人,温和儒雅,对后学关心培养、爱才惜才。著名的美籍华裔建筑学家贝聿铭曾经说过:“不管你到哪个国家,说起中国的建筑,大家都会说起吴良镛。”然而,对此吴先生却异常谦逊:“我的作品不多,都是大家一起做的。”吴先生在教学和科研中,始终强调在本专业和跨专业间构建问题导向的学术共同体,推崇“同道”精神。对于所获的荣誉、奖项和国家、社会的认可,先生总自谦是团队的成果。面对国家最高科技奖,先生言之“这是给予志同道合、共同奋斗的集体成果的荣誉,不能视之为光环,而应看作是社会责任和社会义务,是激励我们继续在人居环境科学的道路上奋发前进的动力。”吴先生对于人才的培养,始终秉持着“师与生的关系,彼此应视为共同视野的战友”“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的理念,平时吴先生也习惯以“同道”“科学共同体”,作为同事、师生、团队之间的亲密称呼,我个人至今保存着多本吴先生亲自签名的“周岚同道共勉”的专著。吴良镛先生的谦和包容,是他令人敬佩的个人修养和人格魅力的细微体现。
先生的家乡情结。吴先生是南京人,始终有着浓浓的家乡情结。“江苏是我的家乡,虽已久别故土,但仍心念系之。”他特别关心南京历史文化名城保护工作,提倡历史名城的文化复萌。我能够有幸成为吴先生的学生,一部分是源于个人专业的原因,另一部分也是源自先生对家乡的关注。我在南京规划局工作期间,先生对南京的历史文化名城保护和发展非常关心,在他的悉心指导下,我完成了《历史文化名城的积极保护和整体创造——以南京为例》(科学出版社2011)。随后吴先生完成了奉献给家乡的代表作——南京江宁织造博物馆,通过“盆景模式”和“核桃模式”的有效运用,在当代建筑环境中再现了历史经典的传统意境,实现了历史世界、艺术世界和建筑世界的“三个世界”的整体融合创造。2017年5月20日首届“江苏发展大会”城乡空间特色专题论坛在江宁织造博物馆举行,包括贝建中、夏铸九等海内外江苏籍和在江苏学习、工作过的知名专家学者齐聚于此,在高品质的文化空间内共商江苏城乡空间特色塑造未来之道。吴先生在悉心指导我们努力推动江苏城市空间品质提升的同时,也积极帮助推动乡村人居环境的改善。“十二五”期间江苏在全省全面实施村庄环境整治行动,同步在全省组织开展了“江苏乡村调查2012”,在此过程中吴先生给予了全程指导。他在我们创刊发行的《乡村规划建设》(商务印书馆2013)上亲自题词:“乡村,是人居环境的重要组成。中国数千年的农耕文明,造就了乡村特有的物质景观和文化意境。但较之于城市,我们对乡村的认识和理解还极为肤浅,尤需深入的调查和系统的研究。江苏近年围绕乡村人居环境所行之乡村调查、村庄环境整治的实践、乡村规划建设的学术探讨,既丰富了人居环境科学的地方实践,亦是美丽中国的现实探索。”在“匠人营国——吴良镛·清华大学人居科学研究展”中,吴先生又举荐江苏作为乡村人居环境改善的地方生动案例。我体会其中既有对江苏工作的肯定和支持,更有浓浓的家乡情结和期盼。
先生,我的人生恩师。我跟随先生做博士研究时,已获得中外两个名校的城市规划硕士学位,并在规划设计、规划管理和城乡规划建设专业岗位工作多年,内心多少有着专业人士的清高和骄傲。跟随吴良镛先生学习的经历则让我变得谦虚,他让我明白“天外有天”和“学海无涯,永无止境”,面对现实世界不断涌现的时代命题,人既有的知识储备是永远不够的,需要“活到老、学到老”。其间,先生还不断提醒我要拥有自己独立的学术见解和专业人生,要与自己参与的现实世界实践划出一定的界限。他说“现实世界的实践是多方利益主体的博弈和综合结果,未必代表最佳的专业理想”。他要求我“无论现实世界多么纷繁复杂,专业人士必须保持自己的思想新锐、见解独立,而保持这一状态的前提是保有知识分子的生活方式,不断向理论学习、向实践学习,始终保持自己学术思想的先进性”。吴良镛先生的教诲于我终身受益,他不仅指导我顺利完成了一个并不轻松的博士论文课题“历史文化名城的积极保护和整体创造”,他的教诲更督促我在现在的行政岗位上,能够保持清醒的头脑,努力以理想的专业精神探索求解现实世界的真问题,视同事为同道,共同推动事业进步、服务社会发展,而我和同事、同道们亦能在团队合作中共同成长进步。回想从进入清华跟随先生学习至今,已有22个年头,接近我生命中三分之一的时间,有机会受教于先生,得益于先生的教导,感怀终生!不仅如此,毕生也将努力以先生为榜样,学之以恒,终生不倦,学以致用,报效国家。
(作者系全国政协委员,中国城市规划学会副会长、江苏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厅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