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艳霞
2023年2月4日是北京冬奥会成功举办一周年的日子,在北京首钢园举办了一周年纪念系列活动启动仪式。国际奥委会主席以视频形式致辞,盛赞北京冬奥会精彩非凡,北京成为奥运史上首个“双奥之城”。
时光飞逝,北京冬奥会与我们渐行渐远,但是那些难忘的岁月将铭记于心。作为一名全程参与北京冬奥会申办、筹办、举办的工作人员,一路走来所经历的艰难险阻、酸甜苦辣都将成为宝贵的人生财富,激励我面向未来、奋勇向前。
2013年11月初,我第一次参加与申办北京冬奥会相关的会议,议题是研究答复国际奥委会调查问卷,由此开启了参与北京冬奥会的旅程。答复国际奥委会调查问卷,实际上就是编制申办报告。该问卷包括101个问题,涵盖愿景、遗产与参与,总体理念,政府与公众支持,市场开发、体育与场馆等14个主题。当时我国冬季运动基础薄弱,专业人才匮乏,场馆设施不足,场馆选址所在区域气象数据不完整,凡此种种,使得此项工作遇到了很大挑战。以竞赛场馆为例,举办冬奥会需要13个竞赛场馆,而当时没有1家场馆可以达到冬奥会比赛要求。我们清醒地认识到,为了能够举办冬奥会这样大规模、高水平、综合性赛事,我们需要在有限的时间内、在很多方面补齐短板,筹办工作将会千头万绪、任务繁重、充满挑战。
2014年7-11月,我们接待了国际单项体育组织场馆考察,这是体育部主责的一项重要工作。在半年时间内,来自7个国际单项组织、共10批次考察团先后来到北京、张家口考察,涉及3赛区全部竞赛和训练场馆,以及国家体育场、玲珑塔等多个非竞赛场馆及地标性建筑。当时国家速滑馆选址还只是一块平地,我们提前制作展板放在地头,画出效果图进行讲解。在延庆赛区,我们选择了位于半山腰的一片开阔地,对着展板和远处若隐若现的大山讲解未来场馆设计方案,现在想来真有些白手起家、迎难而上的感觉。
2015年3月下旬,国际奥委会评估团来到北京、张家口进行考察,这是为即将在马来西亚召开的国际奥委会全会做准备,在这次全会上将决出主办城市。在迎评工作中我担任场馆考察小组副组长和体育主题陈述团队负责人,同时担任水立方场馆陈述人。对水立方相关资料,我一遍遍演练,力求做到烂熟于心,在走到场馆南侧儿童戏水池时,特意介绍这里受到孩子们喜爱,时任国务院副总理刘延东同志还表扬说,这样讲比较生动。
冬奥会筹办是一项复杂的综合性、系统性工程。在北京冬奥会筹办过程中,我们基于里程碑任务清单,按照时间节点统筹协调推进工作。突如其来的新冠疫情使得筹办工作面临新的困难和挑战。为了制定《防疫手册》,我们和国际奥委会、各国际单项体育组织连续开会,争论争吵;由于核酸检测阳性,从国外聘请的山地技术团队入境开始隔离,不能投入工作;实施闭环管理,工作人员连续几月不能回家。
北京冬奥会赛时,我担任竞赛指挥组执行组长,参与负责竞赛组织和运行工作。我们每天早上6:30和国际奥委会体育部召开工作例会,20:30召开内部工作例会,正像习近平总书记讲的,“工作时间表是迎着星星来,顶着星星走”。我们稳妥管控了竞赛日程变更工作,有惊无险地完成了所有小项比赛,受到国际奥委会和国际单项体育组织高度评价。在北京冬奥会期间,发生竞赛日程变更19次,在北京冬残奥会期间,发生竞赛日程变更10次。在北京冬残奥会即将开幕时,发生了俄乌冲突事件,国际残奥委会理事会决定禁止俄罗斯和白俄罗斯运动员参赛。参赛队伍、运动员人数减少,竞赛团队紧急调整竞赛组织编排,确保了残奥竞赛组织工作顺利进行。
在党中央坚强领导下,我国发挥集中力量办大事的制度优势,逢山开路,遇水搭桥,确保了北京冬奥会胜利举办。习近平总书记说,北京冬奥会广大参与者共同创造了“胸怀大局、自信开放、迎难而上、追求卓越、共创未来”的北京冬奥精神。我有幸参与全过程,成为北京冬奥精神的创造者、践行者、传承者。
除了北京冬奥精神,北京冬奥会留下了很多方面的遗产,包括竞赛场馆、体育器材、专业人才等有形资产,也包括奥林匹克教育、冬季运动普及等无形资产。在7年筹办过程中,我国冰雪运动获得了跨越式发展,尤其冰雪运动参与人数,截至2021年10月已经达到3.46亿,实现了“带动三亿人参与冰雪运动”目标。这些奥运遗产具有质量高、国际化特点,可以造福民生,提升人民群众身体素质和生活品质,可以服务于未来的相关国际活动,为在更高起点上推进改革开放、推进国际交往发挥作用。
(作者系第十三届全国政协委员,北京市人民对外友好协会副会长,一级巡视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