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包松娅
2022年,十三届全国政协经济委员会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历次全会精神,迅速兴起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热潮,同贯彻落实中央政协工作会议精神相结合,紧密围绕全国政协工作部署,以高水平履职服务高质量发展。
通过各种协商形式“搭台”,经济委员会服务中心大局的步伐更加坚实。牵头承办以“坚持实施就业优先政策”为议题的专题议政性常委会会议时,委员会积极组织委员对“支持中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稳定发展增加就业”“健全常住地提供基本公共服务制度”进行调研,持续跟踪研究灵活就业,聚焦促进大学生、农民工、低收入群体等重点人群就业议政建言。
承办“推动数字经济持续健康发展”专题协商会,在社会上引起广泛关注,起到了引导预期、增强信心的作用。立足专家协商会这个重要载体,做好“共同富裕的实现路径”课题跟踪协商,聚焦“支持和引导资本规范健康发展”,组织经济界4个委员小组分别开展专题讨论,通过政协信息专报提出有针对性的对策建议。
召开“加快智慧物流发展”远程协商会,协商主体涵盖有关部委、全国政协委员、地方政协委员、物流企业代表、专家学者,实现了广泛、多元、开放协商。尤其是每季度召开一场的宏观经济形势分析座谈会,聚焦精准实施宏观调控政策持续协商建言,落实协商于决策之前工作机制,分别邀请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文件起草组、政府工作报告起草组与会听取意见建议,充分发挥决策咨询作用。
高水平履职离不开高质量建言,高质量建言一定是在调查研究上下了大功夫。
其中,委员会跨年度开展了碳达峰碳中和形势下内蒙古经济发展战略研究,组织委员第三次赴内蒙古实地调研,形成了1份总报告和3份分阶段调研报告,就发展现代能源经济、推进以先进制造业为主的新型工业化、加强生态系统保护修复等提出务实举措。
“持续优化营商环境”是经济委员会持续五年推进的专项监督议题。委员会不断加强与有关部门的联系,跟进推动2021年提出的监督意见台账落实,召开专题协商座谈会,组织委员与5家主要的台账责任单位深度交流。其间,围绕“健全防范和化解拖欠中小企业账款长效机制”开展的监督调研,统筹提出短期和长期相结合的10个方面对策建议,有效推动了中小企业拖欠账款问题的解决。
众所周知,在过去几年里,因为各种不确定因素的叠加,中国经济在发展中同样难免会遇到难题。如何在更大范围内凝聚发展共识是政协经济委员会履职的应有之义,“委员会深入贯彻新时代党的群众路线,建立了常态化联系界别群众平台,做好经常性宣传政策、解疑释惑工作。”经济委员会有关负责人告诉记者,委员会2名分党组成员作为中央宣讲团成员,先后在安徽、江苏等地宣讲二十大精神,在香港、澳门与基层群众代表座谈交流,并到有关国家开展对外宣讲,讲好中国共产党故事。通过谈心谈话、座谈交流以及会同全国工商联开展问卷调查,分析经济界、工商联界委员及其所联系界别群众的思想状况,加强思想政治引领。
解疑释惑需要通过宣讲去“上情下达”,也需要通过反映群众诉求“下情上传”。委员会通过组织委员积极反映界别群众诉求,报送社情民意信息稿件60多篇,及时就持续优化营商环境、促进多渠道灵活就业等提出意见建议。
还有委员会倾力打造的“凝心聚力谋发展,政协委员谈经济”品牌,分2场组织8位委员就热点经济问题正面引导舆论,100多家媒体宣传报道,阅读评论量累计8000余万次,引起社会广泛关注。
通过“健全多层次资本市场体系”重点关切问题情况通报会,通过开展“坚持和完善对口支援机制”党外委员专题视察,通过开展“政协委员更好联系服务界别群众的制度机制”课题研究,引导委员亮明身份,在中央媒体对外发声,广泛汇聚正能量。
值得一提的是,去年经济委员会履职尽责的身影,在线下也在线上。
聚焦经济高质量发展这个主题,委员会先后组织了“经济增长的中国经验”“经济增长:挑战与风险”“新发展理念与经济增长”3期读书群,共有500多名委员参与,交流发言1.2万余条,形成了委员思想进步、能力提升、履职尽责融会贯通的良好局面。
新的一年开启新的征程,经济委员会将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围绕党和国家中心工作,全面落实全国政协工作部署,坚持发扬民主和增进团结相互贯通、建言资政和凝聚共识双向发力,奋力开创工作新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