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9版:健康

全国政协委员、甘肃省社会科学院社会学所所长马东平:

培育新型婚育文化 促进人口长期均衡发展

本报记者 刘喜梅

《 人民政协报 》 ( 2023年03月01日   第 09 版)

“人口问题始终是我国面临的全局性、长期性、战略性问题。进入新发展阶段,我国人口发展面临着深刻而复杂的形势变化,生育率持续下降、人口增长持续放缓是其中的突出表现。”全国政协委员、甘肃省社会科学院社会学所所长马东平告诉记者,今年两会,她将继续就人口发展问题建言献策。

马东平调研发现,我国生育率持续下降主要受几大因素影响——民众婚育观念改变,“不想生”现象突出;生活压力增大,“不敢生”焦虑未减;生育能力不足,“生不出”人群增加;婚育年龄推迟,“生不好”问题凸显。在她看来,要改善我国生育率持续下降现状、促进人口长期均衡发展,应多措并举培育新型婚育文化。

“‘家是最小国,国是千万家。’在我国的传统文化中,‘齐家’是重要且积极的文化理念。但近些年受各种因素的影响,‘不婚不育’也成了一种被宣传的‘潮流’,这是一种误区。”马东平介绍,共建共享、男女平等、代际和谐的新型家庭文化,才是推动个人、社会、国家发展的主流文化,因而应动员并充分发挥全社会力量营造浓厚的新型婚育文化氛围。比如,媒体应更多聚焦于美满家庭、优生优育等的宣传报道,民政、共青团、妇联等部门要加强婚恋咨询服务的供给,反对天价彩礼、铺张浪费等陋俗,树立文明婚俗等。

工作与家庭之间的张力,也是导致女性生育意愿降低的突出因素。对于调研中的这一发现,马东平建议,应鼓励夫妻共担育儿责任,提升夫妻共同照顾的价值,使妇女对生育的想法从被动的义务观转换成主动的期待。同时,还应该加强对已婚女性劳动权益的保护并健全生育保障制度。

比如,关于已婚女性劳动权益的保护,马东平认为应不断创新女职工权益保护机制,探索社会专项基金补偿女性的生育价值,减轻用人单位对女职工生育成本的负担。在健全生育保障制度方面,马东平则建议,应做好生育保险政策扩容,在产假和生育津贴基础上,加入哺乳假、父育假、父育津贴、父母假;建立生育保护体系,做好生育保障、健康(劳动)保护、就业保护与非歧视之间的政策连接;加快生育政策改革的力度和速度,缩小城乡、地区间的生育政策差别;改善公共医疗服务,通过健全优质的妇幼医疗服务体系,打消育龄人群在生儿育女期间的医疗后顾之忧。

“总的来说,倡导新型婚育文化,促进人口长期均衡发展,一方面要加强对适龄人群婚恋观、家庭观的教育引导,大力倡导适龄适育、夫妻共担养育责任等婚育新理念。另一方面,则需要与之相匹配的政策供给作为保障。特别是当前,针对婚育适龄人群生存压力大、结婚成本高、育儿开销大、家庭负担重、女性工作家庭难平衡等婚育路上大大小小的‘拦路虎’,亟待实施综合性的政策措施。多措并举释放政策红利,才能促进生育、养育、教育成本显著降低,使老百姓享受婚恋育儿的幸福。”马东平最后表示。

2023-03-01 本报记者 刘喜梅 全国政协委员、甘肃省社会科学院社会学所所长马东平: 1 1 人民政协报 content_38864.html 1 培育新型婚育文化 促进人口长期均衡发展 38,864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