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第十二、十三届全国政协委员,我的履职工作主要聚焦于文教事业,并就推动全民阅读、加强文明互鉴和促进基础教育改革等问题提出过一些对策建议。
建设书香社会是我国数千年的不懈追求,我曾为之持续鼓呼。所谓“耕读传家久,诗书继世长”(陆游),作为书的发祥地,我国古来重视阅读。倡导全民阅读是每一个人文学者和文化工作者的首要职责。《易经》云:“观乎天文,以察时变;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所谓人文化成,文化在中华传统思想中几乎是大道的同义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不仅源自中华民族五千年文明历史所孕育的特殊根脉,同时也海纳百川地吸收了世界优秀文明成果。所谓“他山之石,可以攻玉”,早在汉唐时期,兼收并蓄、取长补短便是中华文化、中华民族繁荣昌盛的不二法门。而马克思主义的发扬光大,更是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重要法宝。创造性继承和创新性发展五十六个民族的优秀文化、海绵般吸收世界文明的优秀成果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的不息源泉,而且也是奉行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源头活水,更是我们在世界文化激荡变幻中站稳脚跟的坚实基础。正因为如此,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文化兴国运兴,文化强民族强。没有高度的文化自信,没有文化的繁荣兴盛,就没有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读书,读好书无疑是文化兴盛的第一块基石。
然而,读书犹如饮食,需要从小培养。精神味蕾一旦养成,便可终身受益。这就需要两个抓手,一是“不忘本来,吸收外来,面向未来”的三来主义,二是教人读书、读好书、做好人的基础教育。关于前者,见贤思齐,有容乃大是中华民族历来坚持的基本信条之一,反之便是闭关自守、夜郎自大所导致的悲剧和苦果。汉唐时期的繁荣和强盛得益于拿来,五四运动以降的我国新文化和“改革开放”得益于拿来。当前,我国文化与世界各国文化的交流方兴未艾,学术领域更是百花齐放,呈现出前所未有的多样性和丰富性。这充分显示了我国的开放包容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美好愿景。自“百日维新”和五四运动以降,我国摒弃了文化自足思想,从而使“西学东渐”达到了空前的高度。具体说来,二百年“西学东渐”不仅使我们获得了德先生和赛先生,而且大大刺激了我们麻木已久的神经。于是,以马克思主义为代表的世界现代文明思想和科学理念得以在中华大地发扬光大。同样,西方的崛起也曾得益于“东学西渐”。设若没有古代东方的贡献,古希腊罗马将不可想象,“两希文明”也难以产生。同样,在中古时期和近代,如果没有阿拉伯人通过“百年翻译运动”给西方送去东方文明成果(其中包括我国的“四大发明”)和重新检视古希腊罗马文化,就没有文艺复兴运动和航海大发现。
为此多年来,我还呼吁要着力推进素质教育的实施,强烈建议把中小学生还给学校,我的建议还关乎中小学课标、有条件的国际交流等。
而关于基础教育,重在育人的理念为相当长的一个时期所欠缺。中小学生“校内放羊、校外厮杀”的乱象,以及久推难破的应试教育,不知扭曲了多少孩子的心灵。如今,随着“双减”政策的推行,中小学教育的内卷状态得到了一定程度的缓解,但要从根本上祛除病灶和病根尚须更加有力和有效的综合治理。其中,我想,试行十二年义务教育是必由之路。众所周知,教育乃国之根本。
作为新一届全国人大代表,我将继续关注少年儿童的身心健康,不遗余力地呼吁试行十二年制义务教育并提请全国人大早日就此立法。九年制义务教育自1986年起已有近40年历史,而我国的GDP从当时的1.04万亿元增长到了2022年的121万多亿元,不仅完全有条件将义务教育延长至12年,而且时不我待。用最简明的话说,兹事体大,不仅事关提高全民素质,而且大可延迟“普职分流”、缓解中考和生育压力,从而把身心健康、德智体美劳和阅读时间、学习乐趣还给孩子。
同时我也呼吁着力提高从幼儿园到高等院校的教师待遇,让全社会敬仰教师像尊崇军人那样(后者也曾是我关注的一个重要内容),成为习常。
(作者系十二、十三届全国政协委员,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