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版:评论

凝心聚力向未来

本报特邀评论员 刘晓庄

《 人民政协报 》 ( 2023年03月05日   第 10 版)

在全国两会前夕,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共中央举行的民主协商会上发表重要讲话,语重心长地嘱咐大家:“认清形势、传递信心,团结带领广大成员和所联系群众,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中共中央所作出的决策部署上来,积极建言献策,广泛凝聚共识,有针对性地做好解疑释惑和教育引导,为实现全年目标任务凝心聚力、团结奋斗。”

“凝心聚力、团结奋斗”,凝结着中国共产党人的一片初心。延安时期,毛泽东同志最先把“为人民服务”作为共产党重要的行为规范和道德标准,使广大群众认识到共产党与他们呼吸相通、血脉相连。谁把人民二字放在心中,谁就受到人民的认可。共产党为人民谋幸福、为民族谋复兴的初心,理所当然获得了广大人民群众的支持和拥戴。

“凝心聚力、团结奋斗”,充满了亿万中华儿女的真实情感。1940年6月,陈嘉庚访问延安,让他如拨云雾见青天,认为“中国的希望在延安,中国共产党是中国未来的希望!”1945年7月,黄炎培在“窑洞对”后无比感慨:延安的一切“都代表十足的朝气”,“共产党人,好像是对每一个老百姓的生命和生活负责任的!”于是后来,民主人士响应“五一口号”,振臂高呼:“让我们北上,让我们加入新政协的队伍,迎接新中国的春天来临吧!”“愿在中共领导下,献其绵薄,共策进行”。

“凝心聚力、团结奋斗”,使人们深深体验到什么叫作心之所系在人民。“打江山、守江山,守的是人民的心”,中共十八大以来,中国共产党秉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坚持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经过八年持续奋斗,我国近1亿贫困人口实现脱贫,所有贫困县摘帽;抗疫三年,中国经济在风雨洗礼中成长,4.5%左右的年均增速,在世界主要经济体中保持领先……新时代十年,我们参与了新征程的艰难跋涉,我们见证了民族复兴的伟大变迁。

“大鹏之动,非一羽之轻;骐骥之速,非一足之力。”当前的中国,正处于新的爬坡过坎时期。国内经济下行的压力、民生保障的张力,以及来自国际不可预测的阻力等,导致各种矛盾叠加、风险挑战并存。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把握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保持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活力、增强高质量发展的动力,坚定不移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困难还不少。纵览世界风云变幻,做好中国自己的事情,描绘美好生活新画卷,尤其要坚定信心、迎难而上,“凝心聚力、团结奋斗”,越是艰险越向前。任何时候,我们都要记住2019年习近平总书记看望政协委员时所讲的那句气壮山河的语言:“中国要飞得高、跑得快,就要汇集和激发近14亿人民的磅礴力量。”

人心是最大的政治,共识是奋进的动力,团结是坚强的力量。面对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在多元思想文化交流交融交锋中,打破“现代化=西方化”之迷思,走好走稳中国式现代化道路,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是关键。人民政协作为社会主义协商民主的重要渠道和专门协商机构,通过广纳群言、建言献策、参政议政,既能够尊重多数人的意愿,又能够照顾少数人的合理要求,实现“人民在日常政治生活中持续参与的权利”。同时,通过把脉定向、解疑释惑、教育引导,能够最大限度地凝聚起多样人心的共识,最大限度地保障实现人民当家作主,从而“凝心聚力、团结奋斗”,促进党和政府科学化、民主化决策得到有效贯彻实施。

人民群众是我们力量的源泉。向人民问计、听人民心声、了解人民的急难愁盼,这是我们的职责;为人民代言、为人民立言、为人民造福,这是我们的本分。同人民想在一起、站在一起、干在一起,这不是抽象的理论、空洞的口号,而是一种实实在在的具体行动。表达人民的利益、反映人民的意愿、汇集人民的智慧,不能文过饰非、蜻蜓点水、浅尝辄止,必须下沉基层、深入调研、真切交流,把履职作业写在祖国的大地上。

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号巨轮正在乘风破浪、扬帆远航,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已然成为中华儿女的普遍共识。面向未来、心向远方,“凝心聚力、团结奋斗”,明天的中国一定会创造更多的奇迹。让我们一起唱响铿锵有力的新时代《远征》:“我的肩胛,背负着风霜岁月的国与家,爱到了极致,用生命写诗,热血作画,抓泥土一把,混合着信仰与泪花。”

(作者系第十一、十二、十三届全国政协常委)

2023-03-05 本报特邀评论员 刘晓庄 1 1 人民政协报 content_39124.html 1 凝心聚力向未来 39,124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