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污染物是指具有生物毒性、环境持久性、生物累积性等特征的有毒有害化学物质,这些物质对生态环境或人体健康存在较大风险,由于这些物质种类繁多、涉及行业广泛,且具有污染隐蔽性、治理复杂性等特点,治理能力亟待提升。”
“我国生态环境保护已从常规污染物治理逐步迈向了常规污染物与新污染物治理并重的阶段。但同常规污染物治理以及发达国家相比,我国新污染物治理起步较晚,还存在底数不清、科技支撑能力不足、风险防范和污染防治体系不够健全等问题,亟须加强科技支撑。”在今年全国两会上,全国政协委员,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水污染控制实验室主任魏源送与全国政协委员、中科院院士、中国科学院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院长江桂斌联名提交提案,呼吁加强科技帮扶,提升地方生态环境监测系统的新污染物识别、监测与评估能力,助力地方实施新污染物治理行动。
新污染物是指具有生物毒性、环境持久性、生物累积性等特征的有毒有害化学物质,这些物质对生态环境或人体健康存在较大风险,但过去未纳入环境管理或现有管理措施仍然不足。以3月1日起开始正式实施的《重点管控新污染物清单(2023年版)》为例,包括抗生素、环境内分泌干扰物壬基酚等14种新污染物被列入重点管控范围,被实施禁止、限制、限排等环境风险管控措施。
“但由于这些物质种类繁多、涉及行业广泛,且具有污染隐蔽性、治理复杂性等特点,现在的治理存在很多问题。”
据魏源送介绍,过去,全国污染源普查没有涉及新污染物,且由于新污染物环境浓度微量,识别和监测难度大,导致我国缺乏系统开展新污染物治理必需的生产使用、排放、环境监测和暴露等本底数据。相比常规污染物,我国在新污染物识别筛查、暴露途径、风险及健康评估等方面研究薄弱。虽然近年来,已开始相关识别监测,但主要以科研院校为主体开展,且多在局部地区探索,在监测范围和污染防控方面均有限。再加上总体上我国区域间、层级间、城乡间监测基础能力差异大,导致缺乏有针对性的风险防范和治理体系。
为此,魏源送和江桂斌联名建议,应加强科技帮扶,以有雄厚工作基础的科研院校为主力,“一地一策”开展驻点跟踪研究和培训,帮助地方深入开展新污染物的识别、监测、评估和防控,提升治理能力建设;可依托生态环境监测网络、科研院校、社会监测机构等,逐步开展摸底调查,编制排放清单,建立覆盖全域的新污染物监测体系,构建优控新污染物清单数据库及动态更新机制,完善全过程环境风险管控、预警方案和策略。
同时,加强科技研发、人才队伍建设和国际交流合作。结合试点工程,开展新污染物前沿探索研究;加大新污染物治理专项资金支持,整合现有资源,面向京津冀、长江黄河等典型区域流域,建设一批区域实验室和技术研发中心;加强国家/地方的人才队伍建设,积极参与和引领全球新污染物治理,健全我国新污染物治理科技支撑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