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围绕市第十三次党代会提出的打造“六个城市”目标定位,正聚力打造现代产业先行城市、引领型现代海洋城市、国际化创新型城市、国际门户枢纽城市、宜居宜业宜游高品质湾区城市、现代化治理样板城市,不断开创新时代社会主义现代化国际大都市建设新局面。
“六个城市”建设为青岛的发展打开了新的空间,从六个维度聚合起城市发展的新矩阵。一个个高端项目的引入,一项项基础设施的竣工,不仅在短期内重塑城市成长的边界,更为青岛新的跃迁长期赋能。
青岛把“现代产业先行城市”放在打造“六个城市”的首位,树立了把实体经济作为发展经济着力点的鲜明导向。近两年,青岛着力推进产业结构调整和产业转型升级,持续做大做强24条重点产业链。新兴产业全面起势,集成电路产业填补芯片制造、封测等环节空白,产业链企业较2016年底增长了6倍;抢先布局虚拟实现“元宇宙”,已聚集歌尔、小鸟看看、金东等企业110余家,虚拟现实产业规模超过50亿元,成为北方虚拟现实产业重镇。家电、轨道交通等优势产业通过持续不断的技术创新,产业竞争力持续攀升,站上全球产业前沿,入选先进制造业集群“国家队”。纺织、食品饮料、化工等传统产业依托工业互联网改造和数字化转型,持续提升生产效率的同时,不断创新商业模式,改写产业发展逻辑。
在新的发展时期,青岛开启了打造“引领型现代海洋城市”的新征程,着力建设海洋科技、海洋产业、航运贸易金融、海洋生态、海洋国际事务交流“五个中心”,海洋发展旗帜鲜明突出“引领”二字。全球首艘10万吨级智慧渔业大型养殖工船“国信1号”在青岛交付运营;我国首个、世界第五个深海技术支撑基地——国家深海基地项目在青岛竣工验收;获批实施联合国“海洋十年”大科学计划;推动国家深海大数据中心、国家深海基因库、国家深海标本样品馆“三大深海平台”建设。
青岛打造国际化创新型城市,重点聚焦“国际化”和“创新型”两个维度,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虚拟现实领域国家创新中心在青揭牌,全市注册云上研发中心企业近2500家,高企突破6600家,人才总量突破257万。
青岛打造国际门户枢纽城市,聚焦“门户”和“枢纽”两大功能,依托独特的禀赋优势,正全力塑造国际门户枢纽城市的核心竞争力,中国—上海合作组织地方经贸合作示范区、中国(山东)自由贸易试验区青岛片区等重大开放平台加快建设,在深度融入共建“一带一路”中肩负重大使命,在推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中具有重要作用,在打造国际性综合交通枢纽中处于重要地位;交通通达能力显著提高,青岛港链接18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700多个港口,4F级青岛胶东国际机场通航覆盖全球126座城市,海陆空铁“四港联动”高效物流体系不断完善;开放经济能级不断提升,投资贸易合作遍及230个国家和地区。
宜居宜业宜游高品质湾区城市是实现“精彩宜人之城”城市愿景的主战场,彰显着青岛的城市底色和温度。“湾区城市”代表青岛的海洋特色,“高品质”表明了城市人民生活品质需求的层级提升,“宜居宜业宜游”则体现了城市发展为人民的基本维度。青岛发力五个攻坚方向,提出具体67项重点任务,努力建设具有青岛特色的宜居宜业宜游高品质湾区城市。
打造现代化治理样板城市是建设“六个城市”的重要基础、重要保障。近年来,青岛立足城市发展实际和人民群众期待,着力完善城市治理体系,提升城市治理能力,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格局正在形成,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持续增强。在市政府“三民”活动民意测评中,群众对社会治安满意度在15个领域中位居首位;获评全省首批“法治政府建设示范市”;智慧安防小区(村庄)实现全覆盖;连续多届蝉联“全国文明城市”称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