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9版:学术家园

全国政协委员,国家图书馆古籍馆馆长陈红彦:

推进古籍保护立法

谢颖

《 人民政协报 》 ( 2023年03月20日   第 09 版)

古籍具有文物特性的同时,还具有书的特性,保护的同时,需要传承、传播、利用,实现让古籍里的文字活起来,服务现代社会建设的作用。古籍多为纸质,具有退行性改变、易损、不可再生等特性,使用中需要科学有效保护。

2007年中华古籍保护计划启动,在近十几年的古籍保护工作中,取得了成绩,也遇到了瓶颈。难点主要是管理模式、人才队伍、经费、保护与利用的矛盾等问题,尚未形成古籍工作需要的科学保障体系;法律的缺失,造成经费无法保障,珍贵古籍与公藏机构擦肩而过,流入民间管理不善造成损毁。

2022年中办、国办又联合发布《关于推进新时代古籍工作的意见》,古籍工作迎来难得的历史机遇。当前,从法律层面上对已经在实践中证明行之有效的工作制度和规范进行确认和完善,建立长效机制,长期科学有效发展。对机构、个人不利于古籍安全传承利用的行为,进行警告、处罚、制裁,责任清晰,赏罚分明,形成爱护古籍的自觉,很有必要,也正当其时。建议推进古籍工作尽快立法,以法律手段规范古籍的存藏利用,让古籍工作有法可依,科学化、规范化、法治化,可持续发展。立法全覆盖古籍工作的全生命流程、保障古籍在正确的保管利用手段下安全传承,同时合理利用,彰显文化大国实力。

(谢颖)

2023-03-20 谢颖 全国政协委员,国家图书馆古籍馆馆长陈红彦: 1 1 人民政协报 content_40438.html 1 推进古籍保护立法 40,438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