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版:学术家园

学者教授诗人 清风明月劲松

——忆顾毓琇先生

王次炤

《 人民政协报 》 ( 2023年03月20日   第 12 版)

位于中央音乐学院的顾毓琇雕像

王次炤在顾毓琇教授诞辰110周年纪念活动上讲话

有这样一位世纪老人,他的一生充满传奇,与百年中国风雨并行,他亲沐“五四”之风,以“科学与民主”作为毕生追求,学贯中西、文理兼长、博古通今,其学术成就横跨科学、教育、文学、戏剧、音乐、佛学等,堪称全才。这位大师就是被誉为科坛巨擘、杏坛宿将、文坛翘楚的顾毓琇先生。

1902年12月,顾毓琇先生出生于江苏无锡的一个书香世家,父母的言传身教启发了他特立独行、追求自由而又宽容仁厚的性格特质。儿时,他便接受了良好的教育,当时其国文老师是钱锺书的父亲著名学者钱基博。1915年,13岁的他被送往清华初中部就读,与梁实秋、梁思成、吴文藻等成为同窗。“五四”时期,他积极投身新文化运动。1923年8月17日,他东渡赴美留学于麻省理工学院电机系,仅4年半时间里就先后获得学士、硕士、博士学位,成为麻省理工学院第一位获得科学博士学位的中国学者。在美国苦读的那些年里,他的专注与努力有了收获,海外学者曾公开认为顾先生当之无愧应为现代电机分析的奠基人之一。1926年2月,24岁的顾先生发表了四次方程通解法,引起业界广泛关注,人们对这位年轻的中国学者表现出的天分表示惊叹。数年后,顾先生的“顾氏变数”获得素有电机与电子领域“诺贝尔”奖之誉的“兰姆”金质奖章。5年留学期满,顾先生立刻返回灾难深重的中国,被清华大学聘为工学院院长,后鉴于他对清华大学的杰出贡献,与文学院院长冯友兰、理学院院长叶企孙、法学院院长陈岱孙一起并列为清华留名青史的四大院长。1950年秋,他回到母校麻省理工学院担任客座教授。1952年8月底,他应聘为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客座教授,两年后转为终身教授。年近半百的顾先生在美国开始了从行政向学术研究的惊人转型,并一跃又站到了世界科学研究的最前沿。他和维纳等人一起开创了控制论的新纪元,被国际学术界公认为非线性控制理论的先驱。2000年,国际电工和电子学会授予成就斐然的顾先生“千禧奖”和“巨比立”奖。他的教学生涯一直持续到70岁,退休后被宾夕法尼亚大学授予名誉法学博士学位。而这所有来之不易的学术成就,顾先生都是作为一个中国人获得的。1973年,应周恩来总理的邀请,他从伦敦、香港辗转回到祖国内地。从那次起,他先后8次回到祖国探亲、访友、讲学,为国家建设献计献策。2002年9月9日,顾老驾鹤西去,享年100岁。

但是,在我们看来,顾先生并没有离我们远去。回望百年,他立足于科学、教育事业,为祖国、世界作出卓越贡献的同时,还寄情于文学、戏剧,并对佛学造诣精深。作为诗人,他出版诗词歌赋几十部,近8000首,是继陆游之后中国文学史上最多产的诗人,曾获巴西人文学术院金质奖章,被世界诗人大会加冕为“国际桂冠诗人”。作为戏剧家,他是中国现代话剧的发轫人之一,是上海戏剧学院前身的主要创办人,一生共创作话剧十几部,早年所创作的历史剧《琵琶记》在美国波士顿美术剧院的成功公演,成为中国“国剧”运动的里程碑事件。作为佛学家,他著有《日本禅宗师承记》《禅宗师承记》等佛教著作,其中英文巨著《禅史》在国际上影响深远。顾先生可谓著作等身,不愧为博学鸿儒,旷世奇才!

然而,最令我们倍感亲切的是,顾先生还是一位音乐家。精通音律的他在中国古典音乐方面作出了极大贡献,不仅对我国古代音乐史作了研究和阐述,还对中国古乐谱的研究颇有造诣。他破解了许多中国古代乐谱中的疑难,曾将姜夔的自度曲谱翻成五线谱,在国际上公演。1940年,他提出以三八四频率为中国的黄钟标准音,国民政府教育部音乐教育委员会通过该建议并实行。1955年,他完成了我国明朝刻印的古诗词乐谱的整理工作。1968年,他出版了《宋词歌谱四十五调》,后在台湾出版了《樵歌十首》并将它列入《中华大典》。1972年出版的《蕉舍词曲五百首》,1973年出版的《蕉舍诗歌一千首》,这两部作品集收录了他自己谱的歌曲以及翻译的译歌。此外,重庆交响乐团刚成立之时,请他翻译贝多芬《第九交响乐》的第四乐章《欢乐颂》。他不顾政务繁忙,从席勒原著德文翻译了这首不朽的颂歌。一曲《欢乐颂》鼓舞了大后方人民对赢取反法西斯战争胜利的坚强信念,也正是他依当年所述“诗言志,歌咏言,欢而为歌,痛也为歌”以鼓舞民众斗志的不辍实践。

顾毓琇先生与中央音乐学院早已结缘于1940年的秋天,时任教育部政务次长的他在重庆青木关力主成立国立音乐院,并主动兼任首任院长。作为中央音乐学院的前身之一,国立音乐院为今日我院的成长与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80多年来,中央音乐学院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作为后辈,我们不会忘记这位可亲可敬的奠基者。1991年,中央音乐学院曾举办过顾先生的作品音乐会。2001年,中央音乐学院又与欧美同学会联合在人民大会堂主办了“顾毓琇教授作品音乐会”,以庆贺顾老夫妇百岁华诞。当时国家重要领导人出席了音乐会。2012年,在顾先生诞辰110周年之际,先生的塑像在我院揭幕,师生还为顾先生精心筹办了纪念展,以回顾与缅怀他辉煌厚重的一生。特别值得一提的是,音乐学院师生还以顾先生之诗为词重新创作了声乐作品,并为顾先生所修订的古谱做了全新编配,推出了一场全新的纪念音乐会。这些作品牵系着顾先生与央音后辈的缘分,是顾老与央音师生的共同创作,既倾注着顾先生对音乐深沉、执着的爱,又饱含着后辈对顾老的景仰、怀念之情。岁月流转,风华永驻,我们在音乐中感受到了顾先生的永生。

顾毓琇先生是中国老一辈知识分子的杰出代表,广纳现代科学与人文精神,自强不息、积极入世,备受赞誉,赢得了国人乃至世界的敬重。而顾毓琇先生晚年对自己的人生作出这样的概括:“学者、教授、诗人、清风、明月、劲松”,足见其平静的心态与恬淡的生活态度。我们为顾先生卓绝的成就感到骄傲,向这位淡泊自持的宗师致以深深的敬意!

(作者系第十、十一、十二届全国政协委员,中央音乐学院原院长)

2023-03-20 王次炤 ——忆顾毓琇先生 1 1 人民政协报 content_40450.html 1 学者教授诗人 清风明月劲松 40,450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