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9版:慈善周刊

声音

《 人民政协报 》 ( 2023年03月21日   第 09 版)

全国政协委员,湖南省政协副主席 何寄华:

志愿服务已经成为一个良好的风向标,已经成为大家参与社会服务的载体,是全面提升人的素质、更好满足社会需求、促进社会和谐的有效形式。

志愿服务要有标准、规程、流程、装备、方法等一系列配套,尤其是某些特殊领域、专业领域的志愿服务更需要提升专业化水平;要规范化记录志愿者的服务,像银行账户一样系统记录志愿服务内容、时长,激发志愿服务的内生动力。培养全民志愿服务意识,倡导全民参与力所能及的志愿服务。

全国政协委员,台盟浙江省委会主委 陈清莉:

要以志愿服务架起两岸青年“连心桥”。推动来大陆的台湾青年参与志愿服务,对深化两岸青年交流、促进心灵契合具有重要意义,要在志愿服务机制保障、平台载体构建优化、服务项目培育孵化等方面加强工作举措。

建议出台更为具体细化的配套举措,形成涵盖服务内容、服务对象、服务保障等方面的一系列规范;健全完善交流平台和机制,进一步发挥相关组织和平台载体的优势作用,在志愿服务的信息、项目、场地、培训、团队建设等方面给予台湾青年志愿者更多支持,为他们开展志愿服务活动提供更为精准有效的协助,并通过相关媒介加大传播力度,推动台湾青年志愿服务项目化、常态化、品牌化发展。

全国人大代表、“雷锋车”车手 于丽婕:

期待着搭建全方位全覆盖的志愿服务平台网络,建立完善的志愿服务机制,制定全国性志愿者保险制度,优化志愿者登记流程。通过制度保障和评优评先,让更多人有时间更主动参与志愿服务,让雷锋精神人人可学、奉献爱心处处可为。

全国人大代表、张家港市永联村党委书记 吴惠芳:

加大数字化建设投入和指导力度,逐步建立全国统一的信息服务平台,为志愿服务项目的分类管理、高效服务、有效评价和服务时间积分通存通兑奠定基础;针对缺乏信用担保的问题,可以结合国家信用体系建设,赋予时间积分以权益,明确规定兑换标准。

对志愿者要加大正面激励的力度,同时,加大对社会组织和工作人员的监管和培训,引入评估机制,促进提升服务的专业性。

2023-03-21 1 1 人民政协报 content_40515.html 1 声音 40,515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