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4版:政协新闻

大渡河畔播种希望

——四川乐山市沙湾区政协倾情助力粮食生产和农民增收

本报记者 韩冬 通讯员 叶启云

《 人民政协报 》 ( 2023年03月22日   第 04 版)

“要选择土壤肥沃、质地疏松、背风向阳的田地作为苗床,深耕细研泥土,做到厢面平整。播种前,要将稻种进行翻晒,待午后日暖时下种最为适宜……”

3月13日,在大渡河畔的四川省乐山市沙湾区太平镇付塘村筲箕埂下的一湾田地里,区政协副主席彭健康正率领区政协委员和农业方面的专家深入田间地头,现场指导村民播育水稻和玉米秧苗。

今年以来,区政协把助力粮食生产作为履职的一项重要内容,充分发挥驻沙市政协委员、下沉市政协委员和全体区政协委员的优势和作用,紧扣做好粮食产业发展规划、破解粮食高产栽培技术难题、解决春耕生产用水及劳动力不足等问题建言资政、凝聚共识,助力稳定粮食播面,确保全区粮食生产实现“九连增”。

在本次培训现场,江海等农业专家从水稻育秧苗床的选择准备、培肥平整、消毒调酸、播种盖膜及后期管护等方面,耐心细致地向村民作讲解,关键处还一一作示范,直到大家弄懂为止。完成水稻育种技术培训和指导后,委员和专家当天下午又赶往周埂,向正在地里整地平土的村民培训玉米大豆复合种植技术。

“不听不知道,一听真奇妙。采用玉米大豆带状复合种植技术,不仅玉米产量不会减少,而且还能白‘捡’一季大豆,非常划算。”掌握了玉米大豆带状复合种植技术的周贵成十分感慨。他表示,今年他将把家里5亩多旱地全部进行玉米大豆带状复合种植,多种粮、多种豆,为中国“饭碗”盛满“中国粮”尽自己的一份力量。

在葫芦镇四峨山下,正忙着整田蓄水的江村村民魏洪军高兴地告诉大家,“今年,邻居一家外出务工,把3亩多田地无偿送给我耕种,既避免了土地撂荒,又增加了我在家务农的收入。”而这一变化,正得益于区政协葫芦镇工作联络站牵头开展的一场以“破解春耕生产劳动力不足问题,确保全镇耕地满种满插”为主题的小微协商成果的转化。

今年初,区政协葫芦镇工作联络站针对部分农村劳动力外出和部分村民年迈体弱无力耕种自家田地的实际情况,在区政协的支持下,组织市、区政协委员广泛深入调研后,就近就地召开“田坝协商会”,达成的由村级合作社代管代种、邻里间互助耕种等共识得到镇党委政府的认可。镇里出台相关指导意见,为全镇耕种较为困难面临撂荒的160多亩土地找到了新“主人”。

“保证国家粮食安全,抓好大春粮食生产是关键。”区政协主席陈为波表示,截至目前,区政协已组织政协镇(街道)工作联络站和市、区政协委员,通过开展小微协商、反映社情民意信息、一线规划指导和开展技术培育等方式,指导村民规划粮食、玉米和大豆等耕地1万多亩,帮助解决春耕生产用水、劳动力缺乏、农资短缺等实际问题170多个。区政协还将围绕粮食产业高质量发展持续建言资政,针对粮食种管收各个环节发挥界别委员作用,为全区粮食作物“种得好、管得好、收得好、加工好、卖得好、增收好”贡献政协智慧和力量。

2023-03-22 本报记者 韩冬 通讯员 叶启云 ——四川乐山市沙湾区政协倾情助力粮食生产和农民增收 1 1 人民政协报 content_40562.html 1 大渡河畔播种希望 40,562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