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5版:健康周刊

全国人大代表张澍、司富春建议:

让公立医院回归公益属性

本报记者 高杨

《 人民政协报 》 ( 2023年03月22日   第 05 版)

随着健康中国的推进和抗疫斗争取得阶段性成果,社会主义制度和公益性医疗卫生体制显示出了巨大优越性,充分彰显着人民至上、健康至上的价值理念。特别是经过抗疫的短期实践和公立医院改革长期试点,公立医院回归公益性的改革条件更加充分,让公立医院回归公益性的改革呼声愈加强烈。

在今年的全国两会上,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医院张澍教授、河南中医药大学省重点实验室和省国际联合实验室主任司富春两位全国人大代表,分别向大会提交了让公立医院回归公益属性的建议。

张澍表示,围绕提升公立医院公益性,国家实施了《关于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意见》等一系列医疗卫生体制改革相关的重要决策部署,努力引导公立医院回归本初的价值定位,也在个别领域取得了较明显的成效。但从总体来看,全国各地仍不同程度上存在公立医院公益性弱化的问题,“看病难、看病贵”的状况依然未得到有效解决。

司富春认为,党的二十大强调,要“深化以公益性为导向的公立医院改革”“把保障人民健康放在优先发展的战略位置”,应当以此为契机,发挥抗疫的有效方法和推广三明、长汀的改革经验,下定决心让公立医院回归公益的改革付诸行动。

张澍建议,国家应健全加强公立医院投入保障机制,合理配置医疗资源,深化管办分离改革,明确政府监管职责。

司富春认为,公立医院要想回归公益性,是建立在调整公立医院宏观资源布局的基础上,要像义务教育财政投入那样,确保严格执行。一是要确定公立医院财政投入的标准,将公立医院债务化解、基本建设、设备购置、人员费用等纳入财政投入范围。二是增加投入、调整结构,财政资金和医保资金的统筹使用,大幅增加政府对公立医院直接性投入。三是加强对公立医院预算的执行与考核,围绕百姓得实惠、医院得发展、医生受激励的目标,不再追求公立医院创收指标,让公立医院在确定预算的约束下,追求提高群众健康水平和满意度。

2023-03-22 本报记者 高杨 全国人大代表张澍、司富春建议: 1 1 人民政协报 content_40569.html 1 让公立医院回归公益属性 40,569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