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7版:健康周刊

高危人群,如何做好肺癌早筛?

石晶

《 人民政协报 》 ( 2023年03月22日   第 07 版)

近日,一条“26岁男艺人蒋智豪肺癌晚期”的消息登上热搜。在很多人的印象中,老年人才是肿瘤的高发人群,肺癌一般也多见于吸烟人群,那为什么不吸烟的人也会得肺癌?还是如此年轻的不吸烟者?

肺癌的致病因素很多,吸烟虽然是造成肺癌的“头号杀手”,但有一些次要原因在其中也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如空气污染、被动吸烟、厨房油烟、饮食与营养、遗传、肺部各种感染等。这是一个长期、多步骤的过程,当这些致癌因素导致我们的基因发生突变,肺癌就悄悄发生了。加之如今年轻人频繁熬夜、加班导致身体过劳,从而导致机体抵抗力下降,对致癌因素的免疫力变弱,因此,患上肺癌的几率明显增加。因此,近年来不吸烟的肺癌患者日渐增多。

对于肺癌的防治,哪些人是高危人群,又如何做好肺癌早期筛查呢?中华医学会权威指南建议,推荐肺癌筛查的起始年龄为45岁。肺癌高危人群包括:

吸烟,起始吸烟年龄越小、每日吸烟量越大、持续时间越长引发肺癌的相对危险度越大。建议吸烟量≥20包年的人群进行肺癌筛查(包年指每天吸烟多少包乘以持续多少年,例如20包年指每天1包持续20年或每天2包持续10年),其中包括戒烟时间不足15年。

被动吸烟或环境油烟吸入史,本人不吸烟但被动吸入二手烟也会显著增加肺癌发生风险,炒、炸等烹饪方式产生的厨房油烟可导致DNA损伤或癌变,也是中国非吸烟女性罹患肺癌的重要危险因素之一。

职业致癌物质暴露史,比如长期接触氡、砷、铍、铬、镉及其化合物等高致癌物质者更易患肺癌;石棉暴露可显著增加肺癌的发病风险。另外,二氧化硅和煤烟也是明确的肺癌致癌物。

个人肿瘤史,既往罹患其他恶性肿瘤者可能携带异常基因突变,基因突变可增加肺癌的发病风险。

有家族史,一级亲属被诊断为肺癌的个体患肺癌的风险明显升高,有家族史的人群可能存在可遗传的肺癌易感位点。

慢性肺部疾病史,如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肺结核和肺纤维化等慢性肺部疾病患者肺癌发病率高于健康人群。

因此,建议肺癌筛查的间隔时间为1年,不能超过2年。年度筛查结果正常的,建议每1~2年继续筛查。对于肺癌高危人群,建议做低剂量螺旋CT(LDCT)筛查,与胸部X线光片比较,LDCT具有较高的灵敏度和特异度,可显著提高肺癌的检出率进而可通过早期干预降低死亡率。对于可疑的气道病变,建议采用支气管镜进一步检查。

(武汉市中心医院副主任医师 石晶)

2023-03-22 石晶 1 1 人民政协报 content_40580.html 1 高危人群,如何做好肺癌早筛? 40,580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