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7版:健康周刊

补气药材“黄芪”使用指南

杜仪

《 人民政协报 》 ( 2023年03月22日   第 07 版)

在经历过一场大病以后,你是不是会觉得疲劳乏力、心悸气短、畏寒肢冷、出汗怕风呢?这些可都是气虚的表现。气虚的症状一旦出现,就提示我们身体中的能量就不足了,这个时候就需要进行补充。人参和黄芪就是两味非常重要的用于补气的中药,特别是黄芪,在临床上的应用相当广泛,《神农本草经》中更将黄芪列为上品。黄芪不但可以温补脾肾之气,对虚劳、疮疡,以及一些虚损所致的妇科、男科疾病均有较好的诊疗效果。

在临床使用的过程中,黄芪有生熟之分。那生黄芪和炙黄芪有什么区别?首先它们的炮制方法不一样。生黄芪顾名思义就是没有炮制过的,切片直接使用的饮片,而炙黄芪则是将生黄芪切片后,加蜂蜜炒制而成。而在效用上两者也存在着差异:生黄芪重在补卫气,兼以排脓止痛,可固表止汗、托疮生肌、利水消肿;而炙黄芪则主要以补中气为主,即脾胃之气,长于补气生血,适于肺虚气短、气虚血弱、气虚便秘等。但需要注意的是,炙黄芪服用过多是容易引起上火的。

如何食用黄芪?可以用黄芪泡水喝,但黄芪不能直接用开水泡,需要煎煮一下,否则很难很好地发挥其补气的功效。给大家介绍几款日常可以喝的黄芪茶:

黄芪枸杞红枣茶。材料:黄芪15g,红枣15g,枸杞15g,将黄芪、红枣、枸杞加水适量,文火煲一个小时即可。每煲一次,可分2~3剂。每日一剂,分2~3次服用。此茶各类人群均可服用,长期饮用可强身健体、美容养颜。

黄芪补肺茶。材料:黄芪30g,麦冬15g,五味子、乌梅各6g,将黄芪、麦冬、五味子以及乌梅煎水取汁,以蜂蜜调味,可治疗气虚阴伤、自汗口渴、咳嗽不止。

黄芪红茶。材料:黄芪15g~25g,红茶0.5g~1g,将黄芪加水煎沸5分钟,趁热加入红茶拌匀即成;每日1剂,分3次温饮,可固表止汗、补气强壮、利水消肿、排脓驱毒。此茶适用于慢性虚弱、表虚自汗、慢性气管炎。

黄芪当归茶。材料:黄芪30g、当归6g,将黄芪、当归煎水取汁,可蜂蜜调味,补气生血,用于血虚阳浮发热、肌热面红,烦渴欲饮,亦治妇人经期或产后血虚发热头痛。

此外还需注意,一些阴虚火旺的人群如经常上火、潮热、多汗,容易急躁、易怒、口苦、咽干、眼干等,都不适合用黄芪再继续补气升阳。虽然对于经常食积的、脾胃虚弱的人,可以用黄芪健脾益气,但如果是因为食积之后形成脾胃的积滞,用黄芪则会导致这种内热症状加重,此时亦不适于用黄芪。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副主任医师 杜仪)

2023-03-22 杜仪 1 1 人民政协报 content_40582.html 1 补气药材“黄芪”使用指南 40,582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