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版:教育在线

在不确定的环境中多点“自我关怀”

贺春兰

《 人民政协报 》 ( 2023年03月22日   第 11 版)

吕鑫 摄

约翰·弥尔顿在他的诗作《失乐园》里有这样一段话:“心灵是自己的地方,它本身能够把天堂变成地狱,把地狱变成天堂。”生活所遇是客观的,但我们本身的解释常常影响着我们的感受甚至进一步影响着事情的发展走向。

随着家庭教育促进法推进执行,越来越多的人认识到,做个好家长是一生的功课。也有越来越多的人说,孩子的问题很多时候映射着家长和原生家庭的问题。在我们关注孩子、关注亲子互动、关注家庭教育的同时,我们也非常有必要关注家长自身的健康和幸福。

想必只有家长自身有力量,不断地实现自我塑造和自我超越,才能在一个开放的环境中建设一个温馨幸福的家庭;在亲子互动关系中,建设良好的亲子关系。

为此,本期我们给读者引入一个概念——自我关怀。自我关怀(Self-compassoin)是美国心理学家克里斯廷·内夫(2003年)在积极心理学的发展背景下提出的关于自我的新概念,是一种能保护个体远离自我批评、反刍思维的积极的自我认知态度。

克里斯廷·内夫在《自我关怀的力量》一书中强调,自我关怀是当今社会高压下人们共同缺少的一种心理能力。因为受过去主流价值观的影响,相当部分人在善待别人的同时,却不能同样善待自己。

作者为我们打开了一扇心灵之窗,让我们承认自己的不完美,学会关怀自己,爱自己,找到与自己和解的办法。因为,学会自我关怀,也就掌握了反转生活的力量。

意识到自我关怀的必要,很多人也就意识到:当我们跌倒的时候,不要无情地摧残自己。即使我们摔了一个大跟头,我们也仍有其他的选项。

犯了错,选择原谅,并从中反思;如果下次遇到,如何处理;再次,从这件事中,我学到了什么?从而对生活中的各种考验欣然接受,感恩生活的各种磨难,从而拥有更加强大的内心。

(贺春兰)

2023-03-22 贺春兰 1 1 人民政协报 content_40600.html 1 在不确定的环境中多点“自我关怀” 40,600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