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众出丑,恨不得找个地缝钻进去,你经历过那样的时刻吗?我经历过。
有一次去做教师培训,听课的老师们坐在阶梯教室,我喜欢和他们互动,就边讲边向教室后面走,一心二用时,就被台阶绊倒,摔在了地上。
讲课时当众摔个嘴啃泥,多丢人!就在倒下的过程中,脑海中就转过了无数个批评和指责的声音:“怎么这么笨!”“没长眼睛呀!”“太丢人了!”“还有脸继续讲课吗!”……批评像潮水一样差点把我淹没。
手接触到冰冷的水泥台阶,凉和痛让我回到当下:“怎么办?”当天正在讲“自我关怀”,那时也正在练习自我关怀,第一条就是停止自我批评。于是,我告诉自己:“停!停!停下自我批评!”
停下的那一刻,神奇的事情发生了,我的智慧瞬间回来了,这不就是很好的案例嘛。平静下来,爬起来,拍拍身上,也趁机整理了一下思路。站定后,我完全没有了窘迫,而是拿自己开玩笑,讲了这样的时候,怎么停下自我批评的。听课的老师们说那节课他们也学到了很多。
感谢自我关怀,让我摆脱了困境,疗愈了自己,到现在,我还常常用这个例子,告诉身边的人,人都有这样囧的时候,换个心态,也许就是礼物了。
发现很多人都习惯了自我批评,曾经自我批评也让我们有成长,有进步。但是过犹不及,频繁的自我批评就形成了内耗,吞噬了我们的幸福。
要想改善这种情况,善待自己,可以参考《自我关怀的力量》这本书里的练习,有三个步骤:
第一步:留意自我批评的场景和用词
这一步是为了对自我批评的情况有更多觉察,什么时候会自我批评?批评自己时用哪些词语?有哪些一再出现的词语?
当我开始细数何时会自我批评时,惊讶地发现频率太高了。最频繁的是在事情没有达到期待时,比如原定的任务没有完成,该写的文章,该做的课件没有做完,对自己很愤怒。一次走在路上,看着路上的鲜花,很美,身心很轻松,我开始哼起歌。然后就有个声音:“你还有很多任务没有做完,怎么能这么轻松?”
觉察和反思之后,意识到,这是之前的责任感带来的。负责任是好事,但过度了就不好,比如路上看花的情景,其实在路上也没法处理任务,完全可以享受美景。回到单位再处理工作也不迟。
第二步:以自我关怀的方式柔化内心的批评
这一步非常重要,也很难,很多人对待自己的不足,都是很强的情绪。现在可以想象有个非常懂你的好朋友,能接纳你的一切,她会怎么关心你?对你说什么?
论语里有个故事,马厩失火了,孔子退朝回来,问“伤到人了吗?”不问马。这个故事让我很感动,孔子就是以关怀人的心态来对待马厩失火这件事的。
我们面对自己的失误,你能不能多问问自己:“受伤了吗?”面对朋友的失误,能不能用这样关怀的态度,问:“人怎么样?”这样能极大地软化自我批评时的强烈情绪。
第三步:把批评的语言用亲切友好的方式重新组织
良言一句三冬暖,恶语伤人六月寒。同样,用批评指责的语气和用亲切友好的方式说,产生的效果是完全不同的。比如,我忘记了给汽车加油,临出门发现了。内心会升起自我批评:“怎么这么笨呢?没安排好,耽误事吧!”如果换成亲切友好的方式,可以说:“昨天忘记了加油,今天出门可能会迟到。不过,你只是不小心,谁都有忘事的时候。下次可以提前一点把油箱加满。”
其实这些内在批评的语句,最初大多来源于父母。很多人担心,如果我对自己宽容了,是不是纵容了自己,就不会进步了。其实,恰恰相反,关怀的态度下人更愿意改变。
我曾经教父母用客观描述的方式代替指责。一位妈妈分享说,她给孩子递碗筷,孩子边看手机边伸手,没接稳,掉在桌上了。以往她会劈头盖脸的骂一顿,孩子也会不服气。这一次她说:“一心二用,就会出现这样的局面。”出乎意料的是孩子马上给她道了歉,并迅速把餐桌收拾干净。
金无足赤人无完人,谁都有犯错的时候,那一刻,如果能停止自我批评,用自我关怀、善待自己的态度对待,会更有精力专注在成长与改善上。
(作者单位:北京师范大学心理学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