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9版:休闲周刊

春季赏花正当时

本报记者 刘圆圆

《 人民政协报 》 ( 2023年03月24日   第 09 版)

以“京城春晓 玉渊樱红”为主题的北京玉渊潭公园第三十四届樱花文化活动暨第四届春季花卉联展在京开幕。

春暖花开,万物复苏,赏花春游的大幕正式拉开。今年“赏花+露营”“赏花+文创”“赏花+音乐”等复合型文旅新业态花样百出,让游客从“走马观花”转变为休闲度假游。

春游热门主题

“近两周,以华东、西南为首的春季赏花线路热度持续增长,城市周边自驾游满足了人们周末踏青赏花、感受春日美好的休闲需求。”途牛旅游网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

马蜂窝大数据显示,近一周“赏花游”热度上涨133%。无锡鼋头渚的樱花、江西婺源的油菜花、西藏林芝的桃花、新疆伊犁的杏花等传统赏花胜地开始迎来如织客流。

飞猪的必玩榜显示,近期北京颐和园、西藏雅鲁藏布大峡谷、成都龙泉山城市森林公园等赏桃花的景点热度大涨。

驴妈妈旅游网日前发布的春季赏花游数据显示,进入2月下旬以来,赏花主题的旅游产品搜索及预订量环比增长270%,一大批赏花景区将迎来客流高峰。一家一团或行程更自由的赏花定制游尤其受欢迎。

从驴妈妈平台数据来看,赏花游的出行高峰将从3月中旬持续至4月上旬。部分以赏花踏青出名的目的地,如无锡、婺源等地的知名酒店、网红民宿供不应求,至少需要提前半个月预订。上海、无锡、武汉、南京、成都、北京、扬州、苏州、杭州、广州成为春季赏花十大热门周边游目的地。鼋头渚、拈花湾、婺源、顾村公园等成为平台热门搜索关键词。

赏花玩出新花样

时下,中国各地的春游赏花,早已不是走马观花了,游客放慢了脚步,在踏青赏花之余,体验传统的田园文化、耕读文化,寻找记忆中的“乡愁”。

以避暑闻名的贵阳积极创新赏花游,将赏花与都市休闲、文博艺术、乡村度假、山地运动、特色美食等结合,形成“赏花+露营”“赏花+滑翔伞”“赏花+徒步”“赏花+亲子”“赏花+水上运动”等特色赏花玩法。

当下,来自香港游客瑶瑶已在贵州观景赏花近一周时间,她和好友不仅在贵州兴义万亩油菜花地里,换上汉服画上古风妆拍户外写真,还在贵州贵安樱花园里露营,于夜间花园里看星空。

“以前来内地春游,就是上车下车看风景,这次感受到了不一样的沉浸式游园体验。”瑶瑶坦言,晚上住在樱花树下看浩瀚星空,感受大自然的一草一木一花,心情特别舒畅。

今年浙江湖州世界乡村旅游小镇,围绕沉浸式宋韵场景打造,创新了赏花体验形式,推出汉服赏花、游船赏花、花海露营等特色业态;江西景德镇高岭·中国村景区围绕2023桃花节,举行赏花季、国风巡游、鲜花美食、摄影大赛等。

此外,不少度假酒店推出赏花套餐,满足游客多元需求,坐落于安徽黄山关麓村的帐篷客酒店推出“酒店住宿+景区门票+春日骑行+旅拍+正餐”组合产品,游客除了赏花踏青,还能品尝徽州“舌尖上的春日美味”。

据悉,飞猪的春季促销活动向游客推出了100余件将赏花体验和景区玩乐项目结合的旅游商品,如乘船赏樱、坐缆车看油菜花、露营赏桃花、采茶、挖春笋、挖野菜等,深受游客青睐。

积极带动乡村振兴

“赏花经济”的勃勃生机,让人们感受到国家文旅产业春的律动,也看到乡村产业振兴的“花样”前景。

奇创旅游集团助理总裁刘宇楠表示,今年的赏花游人气特别高,一是赏花游是春季出游最热门的主题,尤其是今年春天,被疫情禁锢已久的休闲需求得到了充分释放,赏花游率先成为全民打卡内容;二是相比一些文化类景区,赏花游更容易获得全年龄段人群的接受和喜爱;三是近年来得益于各地对文旅产业、乡村振兴重视,赏花类景区众多、主题活动多、体验内容更为丰富、更新潮,游客可选择性多、且可以常玩常新。

随着乡村振兴战略的持续推进,各地将赏花与乡村游、乡村民宿等结合,创新产品、延伸产业链,如今赏花游不只是一种体验,更有着绵长的上下游内容,向着产业化、生活化、常态化的方向聚焦,形成对全域旅游、消费的综合带动。

比如,江西景德镇高岭花海有多彩农田区、玫瑰谷等多个功能区域,是集“研学教育、趣味游乐、浪漫休闲、银发养生”等体验于一体的复合型花海旅游景区,每年举办桃花节、玫瑰花节等,带动当地300余户花农增收致富,提供就业岗位近500个;再如山东省平阴县,盛产玫瑰,是我国重要的玫瑰产业基地。近年来,通过玫瑰田园综合体、玫瑰小镇、玫瑰泉乡等活动,成为山东新晋的热门旅游目的地。2022年,当地接待游客256万人次,旅游总收入28.9亿元,带动全县5万余户花农增收致富,向社会提供就业岗位1.3万个。

以“赏花经济”助推乡村产业振兴,要做好赋能文章。中国旅游研究院黄璜博士认为,首先要以文化赋能,挖掘多元价值。农耕文化是中华文化的鲜明标签,要在乡村赏花游中融入中国传统的田园文化、耕读文化,打造“鲜花+文化”品牌。此外,要以产业链赋能,在空间上拓展赏花经济的层次,全链条服务游客“吃住行游购娱”各方面的需求;在时间上打破花期的“藩篱”,满足游客四季赏花的需要;在内涵上深度挖掘花卉在生态修复、休闲康养、膳食文化、医药保健、美容养颜等方面的价值,积极培育花卉新产品新业态。

2023-03-24 本报记者 刘圆圆 1 1 人民政协报 content_40725.html 1 春季赏花正当时 40,725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