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7版:民意周刊

树立大食物观是目标更是责任

王树理

《 人民政协报 》 ( 2023年03月27日   第 07 版)

今年的中央一号文件,提出“树立大食物观”,这让我印象深刻。

树立大食物观,加快构建粮经饲统筹、农林牧渔结合、植物动物微生物并举的多元化食物供给体系,分领域制定实施方案,是我国社会全面进入小康条件下的一种历史必然。它既是“人民高于一切”这一理念的具体体现,也是我国经济建设和发展水平的体现,更是一个执政党对人民、对世界敢于负责的历史担当的本质体现。

大食物观带给我们的,是对我国现阶段生产力水平的再认识、再提高,是端好中国人自己的饭碗的客观需要。例如,在保证水稻、玉米、大豆等主要粮食作物产量的前提下,适当调整种植业的粮经比例,加大肉蛋奶果蔬菜鱼等产品的产出比例,让大家吃得更舒服、更健康,正是大食物观的基本要求,也是对人民的身心健康负责。

大食物观的提出,同时也为种植业、养殖业的科学布局与合理分工提供了切实可行的成功经验和理论依据。食物多样化,吃喝讲营养,对种植业、养殖业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也为农业生产的分工与合理布局提供了更为广阔的天地,从而使人们的膳食结构、饮食习惯有了更加合理的搭配与调节。近年来,在我国东部沿海地区,人们可以随手买到来自新疆的哈密瓜、葡萄、无花果等美味可口的水果。就是想吃一口原产地的馕饼,也可以用手机网购在短时间内一饱口福。这种产地交流、饮食习惯的交流,不仅带给人们美食享受,更进一步增强了人们对祖国的向心力和荣耀感。

2018年,我受国家涉农部门委托,到广东省调研新中国成立以来农垦事业发生的巨大变化,先后走访了广州、茂名、湛江三地的农垦局。让我新奇又振奋的是,这里已经不再以种植水稻等粮食作物为主,火龙果、牛油果、柑橘、榴莲、芒果和许多叫不上名字的热带水果,已经成为这里的主打。

无独有偶,我的故乡山东省滨州市沾化区,是我国冬枣的母产区。如今的沾化冬枣,不仅在产地热销,更是网络买主的抢手货。为了提高冬枣销售收益,农户们运用大数据,实行网上销售,受到了客户的欢迎。而数字农业的探索,也为整个产业链带来了更多红利。

2022年9月,我来到内蒙古自治区喀喇沁旗。在这里,曾经长期为能够吃上新鲜蔬菜而犯愁的山里人,如今用农业大棚栽种了各式各样的蔬菜,其中已经形成规模化生产的优质西红柿,不仅满足了本地居民的生活需求,还被源源不断地销往黑龙江、吉林等地。而促成这种改变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每个村子都配备了一名专业对口的本科生或研究生。长期以来,许多人把大学生回农村看成是大材小用或者人才浪费,但在喀喇沁旗,许多年轻的高学历人才却在农村一显身手。他们说,今天才真正读懂了“农村是一个广阔的天地,在那里是可以大有作为的”这句话的内涵。

一个有着14亿人口的大国,如何地尽其力、人尽其才、物尽其用,已经成了国家和百姓共同关注的大事。因此,在人们物质生活条件有了基本改善,衣食住行变得称心如意之后,树立大食物观并及时引导人们改善饮食习惯,从吃饱穿暖向吃得更健康、更合理、更科学转化,既是奋斗目标,也是历史责任。

(作者系十三届全国政协委员)

2023-03-27 王树理 1 1 人民政协报 content_40838.html 1 树立大食物观是目标更是责任 40,838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