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 陈晶)由中国血脂管理指南修订联合专家委员会、国家心血管病专家委员会、中华医学会心血管病学分会、中国卒中学会共同修订的《中国血脂管理指南(2023)》发布,于3月25日正式发布。新版指南是在《中国成人血脂异常防治指南(2016年修订版)》基础上,结合近年来最新研究数据和临床经验,时隔7年后做出的一次重大调整。
据了解,新版指南在血脂常规检测项目、筛查频率、检查的重点人群等方面,都作出了进一步的细化和改变,并首次提出“超高危”的概念。比如,新版指南建议:40岁以下成年人每2-5年应进行1次血脂检测,40岁及以上成年人每年至少应进行1次;血脂检测应列入小学、初中和高中体检的常规项目。同时,新版指南中对于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疾病的风险评估流程作出了重要修改,将发生过≥2次严重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疾病事件,或发生过1次严重ASCVD事件且合并≥2个高危险因素(包括早发冠心病、糖尿病、高血压、吸烟等)的患者分类为超高危群组。
新版指南再次强调了生活方式干预血脂异常的基石地位并提醒,当生活方式干预不能达到降脂目标时,应考虑加用降脂药物。其中,中等强度的他汀类药物是中国人群降脂治疗的首选策略。关于他汀类药物的选择,指南推荐了洛伐他汀、辛伐他汀、普伐他汀、氟伐他汀、阿托伐他汀、瑞舒伐他汀、匹伐他汀以及中药血脂康。据介绍,血脂康降脂机制与他汀类药物类似,系由特制红曲加入稻米生物发酵精制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