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将大量的创新性成果转化为生产力?“专利产业化需要平台、需要资金,更需要高端人才。”全国政协委员,中国科学院上海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信息光学与光电技术实验室主任、研究员司徒国海在“两会”期间表示。
据介绍,截至2022年底,我国的有效发明专利有效量达到了421.2万件。国家知识产权局发布的《2022年中国专利调查报告》(下称《调查报告》)指出,我国高校发明专利实施率为16.9%,其中产业化率仅为3.9%;相对而言,企业发明专利产业化率为48.1%,其中大、中型企业的发明专利产业化率都超过50%,小型企业的为45.3%,而微型也有22.0%。
在分析其中的原因是,司徒国海认为主要有三个方面:
一是高校和院所的专利权人与企业的需求匹配度不高。一方面,存在大量“沉睡”专利,“有货无市”。另一方面,国家的社会经济发展到现阶段,很多企业都面临技术革新和产业升级,对新的产业技术需求旺盛,但是获取渠道有限。而高校拥有的产学研发明专利的产业化率为17.8%,远高于3.9%的平均水平。这充分说明两侧充分匹配的高效能。
二是专利产业化“中间阶段”链条不完备。有相当部分没有得到实施的发明专利的创新性很强,具备实施和转化的潜力。但是,由于技术成熟度不高,无法直接转化成技术产品。通常一项创新性技术从取得原理突破和实验验证到产业化落地,中间仍然需要持续多年、不断优化迭代的研发过程。但这个过程的研发不应该由高校和院所的专利权人来承担,而目前大多数中小微企业也不一定具备相应的研发能力。对接两头的中间阶段有所缺失,专利产业化链条处于断裂状态。
三是实施专利产业化的高端专业人才缺乏。《调查报告》指出,48.7%的企业专利权人反映“缺少高端专业人才”,是制约企业专利产业化的最主要原因。这样的高端专业人才包括技术经纪人和创新技术产业化专业人员等,要能沟通供给侧和需求侧,即能快速掌握自己专业领域的发明专利的技术和原理,作出成熟度和实施价值的研判,对接企业需求,并实施或指导完成专利技术的产业化研发。
四是实施专利产业化的资金、设备和场地缺乏。这对小微企业而言更是如此。《调查报告》数据显示,有42.7%的小型企业和高达48.9%的微型企业反映在专利产业化过程中面临“缺乏资金、设备或场地”等困难,比大型、中型企业高出二十几个百分点。
为此,司徒国海建议:
专利产业化上,在已有的“揭榜挂帅”机制的基础上,加强技术供需平台的信息化建设,提升产学研能级。例如,可以借鉴和推广上海技术交易所InnoMatch全球技术供需对接平台的使用以及成功建设经验,建立全面、及时的供需发布与检索平台;探索建立技术供需信息的“单盲”发布机制。
专利产业化方面,加强从1到10这个“中间阶段”项目的支持力度,优化人员评价机制。引导政府主导的产业基金、社会资本更多支持中间阶段项目的投资,支持中小微企业承担和参与国家科技项目。对于从事中间阶段技术研发的人员,探索建立以技术和产业贡献为导向评价机制。
在发明专利产业化高端人才培养体系方面,以项目和实践培养包括技术经纪人和创新技术产业化专业人员等在内的专利产业化高端专业人才,畅通其职业和职称发展通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