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7版:科技时代

念好“科技经”富了“燕子窠”

本报记者 高志民

《 人民政协报 》 ( 2023年03月30日   第 07 版)

位于福建省南平市武夷山星村镇的燕子窠,茶园实行无化肥无农药的科学管理模式,茶产业的发展让这里的荒山变成了金山银山,在燕子窠,一棵棵茶树,一个个茶园,正铺就一条前景广阔的乡村振兴之路。

产业快速发展、乡村全面振兴,科技创新是关键支撑。20多年来,科技特派员制度在福建取得了丰硕成果,科技特派员做给农民看、带着农民干、帮着农民赚,让技术“长”在泥土里,成为了科技创新人才服务乡村振兴的重要抓手。

“基地通过一系列科技助力,实现了茶产业的连续转型升级,也帮助我们当地的茶农,实现茶叶品质提升,产量提升。”基地相关人员告诉记者,这一切,离不开农林大学的廖红教授,正是因为廖红教授和她的科技特派员团队,指导了茶农夏种大豆,冬种油菜,在茶树中间套种大豆、油菜,给茶树提供了生态养分。

“大豆是一种非常好的氮肥,油菜是最好的绿肥,能够活化土壤里的磷钾肥。”正是由于科技特派员教农民如何提高产量,如何来提高品质,进而提高了茶农的效益。还有一些新的技术、设备、机械,这些也都需要科特员向茶农进行宣传和推广。通过他们进行个别指导,可以使茶产业里面需要解决的问题和茶农遇到的一些科技上的瓶颈,更有效地达到解决的效果。

杨文春是燕子窠生态茶园的负责人之一,他告诉记者,“我们原来也不知道什么是科学管理茶园,廖红教授来了之后告诉我们茶树生长需要多达14种以上的微量元素。比如现在这个季节她教我们在茶树之间套种大豆,因为大豆的根瘤能够固氮。等到10月份我们就种油菜,因为油菜是最好的氯肥。”如今,说起茶树种植经,杨文春俨然成为了一位专家。

廖红教授不仅改变了燕子窠生态茶园的种植方式,也改变了整个武夷山的茶叶种植生态。茶科技涉及全产业链,不仅涉及种植环节,还涉及粗制、精制及精深加工环节,以及流通环节等。之前老的茶种植方式是碳亏欠的,知道如何科技施肥之后,现在是碳盈余的状态。

燕子窠生态茶园,目之所及都是青绿色的一片,漫山遍野的茶树。如今,茶产业已成为当地农民脱贫致富的重要依托,也是对“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这一理念的绝佳阐释。

2023-03-30 本报记者 高志民 1 1 人民政协报 content_41068.html 1 念好“科技经”富了“燕子窠” 41,068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