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6年10月2日,我和同学邓利英等10人,由福建龙岩县东肖中学数学老师饶连金带领赴京,邓坤副县长给其堂兄邓子恢写了便信,去龙岩老乡邓子恢家做客。
到了北京,我们住在北京煤炭工业部研究所。10月8日早上,我和邓利英乘公共汽车去万寿路10号邓子恢的住处——北京红旗通用机械厂边的小巷子。在向卫兵说明我们来自龙岩之后,不到3分钟,邓夫人陈兰就来门口接我们。陈兰阿姨身穿大襟衣,脚穿布鞋,牵着邓利英的手,热情地让我走在前面;进入客厅,陈兰阿姨喊:“子恢,老家来客人啦!”邓老身穿中山装、脚穿布鞋、面带和蔼的笑容,走出来与我们握手,热情地请我们坐在他身边,并对小女儿邓小燕说,龙岩老家来的客人,你应该叫哥哥,叫姐姐。随后,邓老和我们拉起家常。
邓老问我们:“老家东肖镇的赶集还是逢二、七吧?”我说:“是的,还是逢二逢七赶集。”他接着问:“那老家东肖镇的豆腐花、咸酥花生、萝卜丝红烧肉还有吗?”我和邓利英异口同声地回答说:“有,我们都很喜欢。”他接着说:“我和陈兰最爱老家的豆腐花啦,现在还不时让厨师专门加工。我们龙岩县人民的生活怎么样?可以吃饱吗?”我回答说:“白米饭是少一点,地瓜丝饭、菜稀饭管饱没有问题。”邓老说:“能吃饱那就好了,比起我们闹革命时算是好多了,相信人民以后三餐都会吃上白米饭的。”他继续问道:“那你们穿衣还有困难吗?”我们说:“每人有定额发布票,虽然是紧点,但缝缝补补可以穿。”邓老说:“艰苦朴素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要用发展的眼光看现实,我们中国总有一天会富强的。”
过了一会儿,邓老问我:“小林,你是哪里人呀?怎么会到我老家东肖镇来念书呢?”我回答:“我是苏坂公社美山大队的,美山以前也叫赤美山。我中考没考好,成绩未达一中、二中录取线,就被您老家的东肖中学录取了。”邓老风趣地说:“呵呵,这说明我们有缘,不然今天我们也就无缘相见。我老家东肖镇是革命老区,又是侨乡,东肖中学也是一所好学校,你要好好学习哦。”
临近中午时分,邓老留我们吃午饭。陈兰阿姨亲自和厨师一起上菜,热情地为我们盛饭、夹菜,口中说着:“慢慢吃,要吃饱。”邓老说:“没什么好吃的,多吃几个馒头。”那时,我们只不过是来自他家乡的普通中学生,邓老和他夫人这般盛情接待,和蔼可亲、关心的话语,句句入人心坎,至今仍记忆犹新。
那时我们也知道,邓老长年累月忙于国家大事,很少关心自己,身体也有异样。为了不影响他老人家休息,我们吃饭之后就起身告辞:“谢谢邓老,感谢您和陈兰阿姨的热情接待,请保重身体!”邓老紧紧握着我的双手说:“好的,好的,身体是革命的本钱,我会注意的,希望你们也好好学习,将来更好地为人民服务!”
几十年来,邓老的身影一直留在我的脑海里。前一段时间,我与一起到北京的邓利英同学相聚时,重温了这段经历。邓老那平易近人、和蔼可亲的声音,仍然温暖人心!
(作者系福建省龙岩市东肖中学退休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