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7版:华夏周末

王阳明的心学及其现代价值(中)

张立文

《 人民政协报 》 ( 2023年04月01日   第 07 版)

二、此心光明,良知四句

“此心光明”是王阳明临死时的遗言。他讲,“此心光明,亦复何言!”就是说,我的心是光明的,此外也不需要再讲什么了。可见王阳明主要是讲“心”。为什么王阳明要讲“心”,为什么说“理”在“心”中?王阳明的思想有个变化过程。他开始是相信朱熹理体学的。当时要考举人、考进士,必须读四书五经,同时以朱熹的注解作为考试的标准答案。所以他相信朱熹的“格物穷理”,就是要从外物当中格致出“理”来。有一天,王阳明有个姓钱的朋友说,我们“格”物,然后体认物当中的“理”,于是坐在王阳明父亲的官邸里,去格竹子的“理”。姓钱的朋友在竹子前冥思苦想,竹子里头的“理”在哪里?结果坐了三天,病倒了。王阳明一看,认为姓钱的朋友功底不够。于是他坐在竹子前面,冥思苦想竹中的“理”,经七天七夜,结果也病倒了。他从亲身实践中体会到,从外在客观事物中寻找“理”,是格不出来的。这对他是很大的打击。这时他看过很多书,儒家的、道家的、佛教的都看,企图从中找到格竹之“理”失败的原因,试图解决为什么物当中格不出理来这个困惑。

后来王阳明被发配到贵州深山老林,就是贵州龙场驿。深山老林里有瘴气,环境很恶劣。王阳明得自己种菜、砍柴、做饭,非常狼狈。这时候,他觉得“理”在外面格不出来,如果“理”客观存在,就不应是这样。“理”,起码应该讲道理,按照理来办事情。有一天,他终于内悟到格物致知这个思想的内涵,否定了朱熹“求理于事物”的认识途径,肯定“吾性自足”而“求理于吾心”为圣人之道。“理”也在我心当中,从而逐渐构成心学思想,并在贵州龙岗书院讲学授徒。后贵州提学副使席书,请王阳明到贵阳文明书院讲学授徒。在这一过程中,王阳明提出了“知行合一”的思想,认为不要到外面去追求“理”,不要从客观事物中求“理”,“理”就在我心中,我心就是“理”。这其实也是继承了陆九渊的思想。陆九渊说,“宇宙便是吾心,吾心即是宇宙”。宇宙、天地就在我心当中。尽管陆九渊的思想遭到朱熹的批判。朱熹的思想在明代已经成为士子们猎取功名利禄的工具,它本身已经僵化、没有生气了。当时王阳明的大弟子钱绪山等人去考试,按照王阳明的思想来答卷,结果一个也没有被录取。王阳明听后哈哈大笑,认为这是好事,全国的举人都来考进士,王阳明的学术在全国士子当中就可以得到传播了。由此也可以看出,王阳明的思想是一种胸襟广阔、看到了将来事业发展前景的思想。

后来,王阳明提出“致良知”的思想。他认为良知是心的本体,是天理的昭明灵觉。灵明能同万物相通。所以王阳明在《大学问》中说:“夫大人者,以天地万物为一体者也,其视天下犹一家,中国犹一人焉。”中国就像一个人一样,天地万物就在我的心中。他说,我们看到有孩子往井里爬,会去救孩子,因为我们有恻隐之心。这一恻隐之心不是说要讨好他的父母,也不是为了取得我的名誉,而是出于“不忍人之心”。“不忍人之心”“恻隐之心”是同这个孩子连在一起的。王阳明说,你看到鸟兽被伤害,瓦砾草木遭破坏,也会产生一种怜悯不忍之心,这种心同瓦砾、草木、禽兽的心是相通的。所以,天地万物为一体。中国的思想超越了一切外在限制,达到了心的本体。这个“心”,不仅能够生天生地,而且也是社会伦理道德,同万物是相通的。

王阳明把“理”纳入心中,“理也者,心之条理也”。在他看来,“良知上自然的条理,不可逾越,此便谓之义;顺这个条理,便谓之礼;知此条理,便谓之智;终始是这条理,便谓之信”。良知便是义、礼、智、信的伦理道德。心外无理,亦心外无物,“位天地,育万物,未有出于吾心之外也”。进而他提出了四句教:“无善无恶心之体,有善有恶意之动,知善知恶是良知,为善去恶是格物。”王阳明思想体现出从“心即理”到“良知”的发展过程。良知也是一种体验。他曾经有一句话:“破山中贼易,破心中贼难”。“破心中贼”应以良知来破。当时有学生问王阳明,我们到山上去,山上的花自开自落,同我们的心有什么关系?王阳明说,当你还没有看到花的时候,你心里是寂静的;当你看到花的时候,花就呈现出来了,所以花就在你心中。过去我们一般认为这种思想是主观唯心主义,其实王阳明在这里并没有否定花的存在,只是说它还没有呈现出来而已。从这个意义上看,“心即理”同西方贝克莱的“存在就是被感知”是不一样的。

(作者系中国人民大学荣誉一级教授,著名哲学家)

2023-04-01 张立文 1 1 人民政协报 content_41207.html 1 王阳明的心学及其现代价值(中) 41,207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