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版:讲坛

清明节的传承与变迁

张勃

《 人民政协报 》 ( 2023年04月03日   第 11 版)

▲清明习俗——踏青 亦臻 摄

主讲人简介:

张勃,民俗学家,北京联合大学北京学研究基地研究员,中国民俗学会副会长。

清明节:传承与变迁

清明作为节气,早在先秦时期即已出现。作为民俗节日,则出现于唐代,是在节气基础上继承融汇寒食节习俗活动的结果。变化是传统节日生命史上的常态。自其产生以来,清明节在不同历史时期发生了不少变化。比如唐宋时期清明节的习俗活动主要有上坟扫墓、改火,以及斗鸡、蹴鞠、拔河、秋千、宴饮、踏青出游等。元代以降,改火习俗就渐渐退出日常生活,但此时出现了唐代不曾有的射柳之举:“元人以鹁鸽贮葫芦中,悬于柳上,弯弓射之,矢中葫芦,鸽飞出,以飞之高下为胜负,往往会于清明端阳。”又如明清时期普遍盛行迎城隍祭厉的活动,清朝灭亡后则迅速衰落。中华民国时期,曾在1915年规定清明节为植树节;1935年“为提高民族意识,尊崇祖贤起见,拟定清明日为民族扫墓节”。又1943年定“民族扫墓节”为“音乐节”,以纪念黄帝作乐教民,此皆为时代新举。由此可见,清明节的生命史亦是清明节的变迁史。进入21世纪以来,清明节的变化尤其明显。

体现在节期上,就是深受假期影响。在假期内(包括拼假)过节,已成为清明节的新常态。

体现在活动空间上,发生从小尺度到大尺度的改变。传统社会的社会流动小,交通不够便捷,过清明节多是人们在小尺度内的空间移动,如今则出现城乡之间、城际间甚至国际间大尺度的空间移动。2015年清明节是4月5日,假期是4月4日-6日。根据中国铁路总公司数据,2015年清明假期首日,全国铁路发送旅客1046.6万人次,同比增加108.6万人次,增长11.6%。4月5日,全国铁路发送旅客738.3万人次。活动空间的改变,很大部分是由旅游拉动的。

体现在活动内容上,即为传统习俗多样性降低、祭扫活动丰富性增强与新的节庆活动兴起。作为一个在节气上发展起来的人文节日,历史上的清明节习俗活动十分丰富,主要包括四类内容:一是以慎终追远、报本反始、敦亲睦族、缅怀逝者为主旨的祭亡扫墓活动;二是以娱情遣怀、张扬生命、呵护新生为主旨的娱乐活动,包括踏青、荡秋千、放风筝、蹴鞠、斗鸡、斗草等;三是以不误农时、爱护牲灵、祈求丰收为主旨,与农业生产和节气关系密切的活动,如饭牛、饲蚕、祀神以及清明农谚等;四是包含丰富意蕴的饮食习俗和插柳习俗。此外,还有社会交往、祀神、禁忌、传说等。如今,清明节习俗的多样性大大减少了。如娱乐活动,除了踏青、放风筝尚较普遍之外,其他已不再多见。再如围绕清明节及其习俗的起源本来在各地有不少传说,如清明节插青的来历、清明时节筑高坟的传说、坟头“戴乌纱帽”的习俗、十八副盅筷请外堂的来历、清明节为什么要插柳、清明节吃乌米饭的传说、青团的来历、清明为何要吃笋菜汤、清明打石仗的来历等,如今则归一化趋势明显,介子推传说流传广泛,其他传说则较少得到讲述。

与清明节习俗活动多样性整体上减少形成鲜明对比的,是祭扫在清明节中的地位变得十分突出,无论从祭扫对象、祭扫主体、祭扫用品、祭扫方法等方面都更加多样。从祭扫对象方面看,除了家族、家庭对祖先亲人的祭扫外,还有对革命先烈与人文始祖、地方先贤以及死难者的祭奠悼念。从祭扫主体上看,女性的地位在提升。从祭扫用品方面看,鲜花备受推崇。祭扫方式也变得更加多样。除墓祭、家祭等传统祭祀方式外,出现路祭、网祭、蓝色公祭、思亲法会、代祭等多种祭祀新形式。

此外,依托清明节,出现新的地方节会和诸多公共文化活动。如开封清明文化节、中国·介休清明(寒食)文化节、都江堰清明放水节等。这些地方节会一方面充分发掘清明节的传统习俗并努力使其再现;另一方面利用、整合现存各种资源,充实到节会活动中去,从而成为复兴传统习俗活动和创造新活动的重要时空。除了新兴的地方节会,各种有组织的公共文化活动,如诗歌朗诵、知识讲座、节俗体验等,也纷纷在学校、社区、博物馆、图书馆、公园等处进行,从而成为当代社会清明节不容忽视的风景。

综上所述,清明节在当代发生了诸多变化。但在发生诸多变化的同时,它仍在富有生机地传承着。

清明节:坚守与调适

1. 对节日名称的坚守

清明节是其在唐代形成之时就有的节日名称,并出现在官方文件中,如《册府元龟》载:“(大历)十三年诏:‘自今已后,寒食通清明休假五日。’”后来虽然有过扫墓节、踏青节、聪明节、鬼节、柳节或三月节等别名,但“清明”这一专名从未失去。2015年12月10日在百度上以上述节名为关键词分别搜索,查得“清明节”的相关结果约1600万个;其次为踏青节,约150万个;再次为扫墓节,约19万个。这样的数据当可以表明,“清明节”仍是当今最被认可、最广为人知的节日名称,同时它也是官方认可的节日名称。无论在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批准,由原文化部确定并公布的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中,还是在《全国年节及纪念日放假办法》中,所使用的都是“清明节”。对节日名称的坚守,是对节日本身的认同。

2. 对节期的坚守与调适

节期是节日的结构性要素之一,对于节日的存在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清明节是在农历二十四节气清明基础上形成的民俗节日,清明节气作为清明节的标志性时间,自唐代以来未曾变化,当今正在行用的《全国年节及纪念日放假办法》规定清明节“放假1天”,时间是“农历清明当日”,表明了官方对清明节期传统的肯定与坚守。在民间,人们也是更加重视“正日子”。清明节期在更大范围内趋于同一,并与放假制度密切相关,这是清明节在当代发展的一个结果。

农业社会中,节日是人们的生活框架,由于农业生产讲究的只是不误农时,对时间的管理不必过于精细,个人可以自由支配的时间较多,因此节期往往较长。而一旦进入城市,从事非农业生产,人们就进入就业组织严格的时间管理制度之中。在这里,钟表发挥着重要的计时作用,时间被精准地分为工作时间和休息休假时间,假日取代节日成为生活的基本框架。人们已失去了自由过节的时间。过节不得不依赖于放假,节期的长短基本等同于假期的长短。2008年之后,清明节有了一天的法定假期,在实际操作中,又往往形成一个长达三天的小长假,这就为过节提供了必要的时间保障,但也限定了人们可以自由支配的时间。为了充分利用放假之便,也为了避免麻烦,人们总是尽可能地调整自己的行动时间,使其处于假期之中。

3. 对习俗活动的坚守与调适

在感恩孝亲、慎终追远仍为主流价值观,人们仍然需要仪式建立、强化各方面认同感和归属感的现代社会,作为清明节传统习俗中的一种,祭扫被视为最需要坚守的事情。虽然借助科技的发展,人们调整了祭扫的方式,却也因此坚守了祭扫的传统。

在调适中,新的祭扫方式或者本身就与过去的某些做法一脉相承,或者在多个方面有意无意地保持着与过去的同一性。比如路祭,就与古代的望祭一脉相承。望祭是遥望而祭。路祭与望祭的差别或在于祭的地点有所不同,仪式有所不同,但其内在的精神并无二致,甚至地点的选择也都讲究空旷通达、便于同遥远的亲人沟通之处。而网祭,虽然将祭祀行为从线下搬到线上,从真实空间发展到虚拟空间,但是在祭祀场所的布置、祭祀用品的使用、祭祀环节的安排等方面,网祭甚至比墓祭更加系统与完整。

4. 对价值观念的坚守与调适

百善孝为先。《孝经》曰:“夫孝,德之本也,教之所由生也。”“夫孝,天之经,地之义,人之行也。”中国传统社会,尤其汉代以降,将孝视为天地人所应遵循的道德原则与根本,重视孝的价值。中国传统社会的主流价值观念不仅主张慎终,感念父母的恩德,办好父母的丧事,祭祀父母的亡灵,而且要追远,对远代祖先也要虔诚地祭祀,并充分肯定慎终追远的道德教化养成价值,所谓“慎终追远,民德归厚矣”。对于这一价值观念,社会上不仅有《孝经》《二十四孝》等专门阐释弘扬孝道的书籍和故事,更有一整套制度安排,比如以孝治天下的治国方略、官吏遭逢父母丧事须停职守制的丁忧制度、宗庙祠堂之设以及完善的定时祭祀制度等等,对其加以维护。感恩孝亲、慎终追远的价值观念在民间并没有失去根基,这可以从近年来每到清明、中元、十月一、冬至等传统祭祖时间都有大量民众参与其中看得十分清楚。

当然,感恩孝亲、慎终追远的核心价值观念在当下得到坚守的同时,也发生了从一家之亲、一族之祖向人文祖先、民族祖先、革命先烈乃至陌生人的调适与扩展。这种坚守、调适与扩展,适应了现代社会的需求,成为清明节如其所是的观念基础和关键所在。

2023-04-03 张勃 1 1 人民政协报 content_41282.html 1 清明节的传承与变迁 41,282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