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8版:关注

为乡村振兴“塑形”“铸魂”

——第一届民盟乡村振兴发展论坛综述

本报记者 包松娅

《 人民政协报 》 ( 2023年04月07日   第 08 版)

论坛与会人员在常州考察地方乡村振兴有关情况

分论坛现场

■编者按:

农业是一个国家发展的根本命脉。推动高质量发展,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离不开农业的高质量发展。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持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党的二十大报告进一步提出“加快建设农业强国”的战略要求。“农业强国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根基,推进农业现代化是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必然要求。”这是今年全国“两会”期间,习近平总书记在参加江苏代表团审议时提出的重要论断,进一步为农业高质量发展指明了方向。

一年之计在于春。3月22日至23日,全国“两会”刚一结束,全党全国各族各界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和“两会”精神之际,作为贯彻落实相关重要精神的具体举措,围绕产业振兴和文化护航助力乡村振兴,第一届民盟乡村振兴发展论坛在江苏常州举行,邀请盟内外专家学者,深入研究探讨,提出意见建议,为服务乡村振兴战略实施贡献民盟智慧和力量。

深刻把握现阶段乡村发展规律

东风吹绿草,布谷劝春耕。

江苏常州自古以来就是江南的鱼米之乡,也是我国农耕文明的代表地区。从中国版图的各个方位,汇聚到太湖之畔的烟雨小城,这里的美丽乡村建设已经走出了一条适合自己的路。

尽管如此,走出江南,将视角放大,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最艰巨、最繁重的任务仍然在广袤的农村。

中国是人口大国,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伟大创举,并且没有任何现成的、可照抄照搬的经验。从某种意义上讲,乡村振兴既是一场攻坚战,更是一场持久战,必须坚定信心、咬定目标,苦干实干、久久为功。

“当前,从我国乡村的人口变量和空间变量出发,乡村振兴和乡村建设现实路径的思路或许更加清晰。”主旨发言阶段,“三农”领域的专家们带来了各自不同视角的解读。

数据显示,自1995年起,我国农村人口就呈现逐年下降趋势,2020年已降至1.77亿。在这样的人口变量下,我国农业生产经营中的人地关系呈现出结构性拐点,并且局部性均衡已经出现,“许多地区依靠少数农户,通过集体经营、专业化经营以及社会生产性服务,就已经能够实现一个地区整体的农业生产经营。”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农村经济研究部副部长张云华分析,随着我国从人多地少向人地均衡转变,传统乡村生活功能空间逐步缩小,普通乡村生活功能空间“空心化”问题同城市周边乡村“实心化“需求并存,同时乡村生产功能空间集中,生态功能空间扩张,这些都是推动乡村振兴过程中不容忽视的变量。

助力乡村振兴,要客观认识并牢牢坚守乡村发展的客观规律,才能提出务实高效的真知灼见。

顺应乡村人口流向,不少与会代表认为,乡村建设发展的谋篇布局应该是“县城-乡镇-村庄”三级体系。从某种意义上,县城是城乡融合的载体和乡村振兴的龙头,乡镇则是连接乡村与县城的纽带,不断强化县域经济发展能力和综合服务能力,才能增强对乡镇和村庄的辐射带动作用。

部分村庄“空心化”不可否认,但乡村人口和活动的减少也为农业规模化、集约化、智能化发展提供了条件,为乡村的生态建设带来了机遇。

绿色是农业的底色,生态是农业的底盘,而中国式现代化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

挖掘优势特色资源促进产业振兴

如果说乡村振兴是实现农业强国的先决条件,那么产业振兴就是乡村振兴的必由之路。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把产业振兴作为乡村振兴的重中之重,积极延伸和拓展农业产业链,培育发展农村新产业新业态,不断拓宽农民增收致富渠道。

值得一提的是,参加论坛的专家以及民盟地方组织农委代表等,来自资源禀赋并不相同的天南海北。在大家带来的丰富多元的“样本”中,各地在对产业振兴的探索中,无不彰显着地方优势特色资源的多样性。

“从数量上讲,安徽的家庭农场数连续9年全国第一,但从质量上讲,通过对安徽多市的调研,土地要素不同的地方农业生产的经济效率并不稳定。”安徽省委党校教授谷亚晴介绍的调研重点正是新型农业经营主体。

改革开放45年来,从小岗村开始,安徽各地一直在探索农业发展新路径。深入了解当前培育发展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中的挑战和困难,谷亚晴建议,加强政策引领的针对性,通过抓带头人培育,激发发展活力,提升农业专业化社会化服务水平,增强经营主体的风险防范能力。

说到“借势”地方特色资源,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发展研究中心研究员王淇分享的案例,更是家喻户晓。

“以柳州螺蛳粉为例,柳州出台一系列螺蛳粉发展规划。制定袋装螺蛳粉标准,带动包括大米、竹笋、豆角、木耳等在内的50万亩原材料基地建设。产品远销海外20多个国家和地区,创造了约25万个就业岗位,为当地农民持续稳定增收提供了保障。”从螺蛳粉说起,王淇谈到了地理标志资源对促进区域特色经济发展、推进乡村振兴乃至保护和传承优秀文化上的重要作用,他认为,应通过全面提升地理标志创造、运用、保护、管理和服务水平,运用好这把促进乡村产业振兴的“金钥匙”。

广州市增城区派潭镇副镇长梁捷畅是土生土长的广东人,他带来的是对少数民族村寨乡村振兴的思考。

“增城畲族村是广州唯一的少数民族聚居村落,已经有600多年的历史,但受自然资源与地理位置所限,长期仅依靠种植养殖业维持生活。”梁捷畅介绍道,在乡村振兴的大背景下,这样的少数民族村落靠的恰恰是少数民族的历史文化特色资源,以及畲族村、社会企业和政府对“广州畲族村”品牌的共同打造。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党的十九大作出的重大决策,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共同富裕的重大战略任务。相比较长三角和珠三角等发达地区带来的经验,我国中西部地区乡村经济发展缓慢、生产方式落后,农地利用碎片化、集体建设用地利用低效化严重,乡村振兴推进缓慢,这些地方的与会代表带来更多的是问题与思考。

正如河南省濮阳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高级经济师李建军所言,如何激活乡村数以百万亿的自然资源生态价值,践行绿水青山变金山银山的在地化路径,已成为我国中西部欠发达粮食主产区乡村振兴开篇破题的关键着力点。

“要科学规划提高生态供给能力、全域整治促进生态价值显化、多措并举扛实国家粮食安全重任、进一步助推‘三产’融合、分类施策保障乡村发展用地。”这是李建军通过实地走访、问卷调查、座谈交流和个别访谈等方式,对中部欠发达地区自然资源助推乡村振兴开展了专题研究得出的结论。

无独有偶,同样来自扛着国家粮食安全重任的吉林省,吉林省农业科学院大豆所副所长、民盟吉林省农业与农村经济委员会副主任王跃强介绍的具体探索,恰似对李建军的“回应”。

“为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大食物观’发展理念,吉林省把握秸秆和肉牛资源优势,突出抓好‘秸秆变肉’工程,不但让中国人的饭碗更多装吉林粮,也要吃上更多吉林肉。”王跃强说,吉林省“千万头肉牛工程建设”能切实把产业链主体留在乡村、把价值链收益留给农民,被国家评为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衔接优秀项目,吉林省肉牛产业迎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

文化繁荣赋能乡村振兴

文化振兴与繁荣是乡村振兴的应有之义。

作为乡村特有的历史文化资源,乡村文化植根于千百年来赓续不断的农耕文明,具有独特深厚的人文价值意蕴和生生不息的强大精神力量,承载着为乡村振兴铸魂筑基的根本任务,是新时代乡村发展的“软实力”所在。

2022年4月,文旅部、教育部、自然资源部等六部门联合印发了《关于推动文化产业赋能乡村振兴的意见》。民盟青海省委员会深有感触的是,民间刺绣作为乡村手工业的重要组成部分迎来了前所未有的传承和发展机会。

“近年来,青海省委省政府出台系列政策,实施系列举措,助推青绣保护、传承与发展,作为青海文化产业的招牌和最大亮点,‘青绣’助推乡村振兴的功能不断凸显”民盟青海省委员会调研部干部汤燕说。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物质兴“强体”,文化兴“铸魂”。

我国长期农耕文明积淀的地域乡土文化,凝练成独具特色的物质文化遗产和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中国式乡村现代化的魅力底色。民盟江苏省委会提出,在大力发展乡村现代生产力、提升村民物质生活水平的同时,必须积极保护、赓续传承好乡村文化遗产,把乡村优秀传统文化和现代宜居生活有机结合,走出一条中国式现代化乡村文化振兴路子。

谈到乡村非物质文化遗产这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民盟安徽省委会更加关注的是当下数字化背景下繁荣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路径。

“当前部分非遗文化在传承方式、表达方式、表现载体上已无法满足传承要求和传承的困境,而新媒体数字技术已成为抢救和传承濒临断裂的非遗文化传播路径的最佳方式。”安徽农业大学教授杨宝华认为,要推动非遗文化数字化,通过突破非遗传统传承方式的局限和瓶颈问题,提升非遗传播的质量与效果助力乡村振兴。

此外,北京印刷学院讲师张娜娜就非遗文化赋能乡村振兴补充道,在文旅融合背景下,乡村非遗的价值被重新定义,对其价值进行阐释、挖掘、激活以及寻求创新型活化路径研究,不仅可以激发乡村文化创新的活力,还是乡村文化价值实现的重要途径。“乡村非遗的价值提升,应基于对乡村文化共同体的认知之上,打造地方品牌开展创意产业及乡村文化旅游等方面是构建乡村文化认同体系的重要途径,要在传统乡村文化与现代文明中找到支撑点,两者相互补充,互相融合。”张娜娜说。

宋代《图经》称,兰州“蕃汉杂处,各从其俗”,意思是兰州是个多民族地区,风俗各异,民俗文化异彩纷呈。兰州市西固区教师达文梅从兰州的民俗文化入手,从以文铸魂、以文化人、以文塑乡等方面,提出要激发村落社会的内生力量,提炼民俗文化资源,进行创造性转换与创新性发展,方能实现村落内涵发展的振兴之路。

“欢迎大家多到我们吉林延边去走一走看一看!”民盟吉林省委会农业委主任、吉林农业大学动物科技学院教授李月红在论坛现场直接发出邀约。据她介绍,延边朝鲜族自治州将文化、农业、旅游融合发展,将“沉睡”的农田、农房等资源“唤醒”,种销游娱一体化发展,让农民从“收一季”到“季季收”,在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进程中注入源源不竭的文化软实力和持续竞争力。

在讨论中,各地代表同样具有共识的是,乡村文化振兴的主体一定是农民本身。

“应充分发挥农民在乡村文化振兴中的主体作用,使农民真正成为乡村文化的传承者、建设者和传播者。”西安交通大学人文社会科学学院教授蒋维乐通过调研进一步提出,要加强乡村文体人才队伍建设,培育乡村文体骨干,打造一支懂文艺、爱乡村、专职与兼职相结合的农村文化工作队伍,要支持民间文艺团体、艺人兴办农村书社、艺术团,开展各种文化活动,创作更多农民群众喜闻乐见的文化产品,使蕴藏于农村基层的创造力充分迸发,正确引导农民群众在参与乡村文化建设中自我表现,自我教育,自我激励,自我服务,自我提升。

“要发挥乡村文化的经济价值,赋能乡村经济发展,建设‘宜业’乡村。发挥乡村文化的生态价值,赋能乡村可持续发展,建设‘宜居’乡村。发挥乡村文化的治理价值,赋能乡村‘善治’体系,建设‘和美’乡村。”

“要探索从红色文化资源到红色产业集群的跨越。”

“要大力推进乡风文明建设,通过乡贤文化带动乡村振兴。”

两天时间,通过实地考察,现场交流分享、探讨与借鉴,民盟首届乡村振兴发展论坛为大家带来了一场切切实实的思想盛宴,大家对乡村振兴路径的探索与思考,共同汇成了民盟助推乡村振兴战略实施的强大合力。

2023-04-07 本报记者 包松娅 ——第一届民盟乡村振兴发展论坛综述 1 1 人民政协报 content_41478.html 1 为乡村振兴“塑形”“铸魂” 41,478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