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世纪80年代初,全国政协开始筹备《人民政协报》创刊,经常就办报的方针、内容、人员等广泛开展讨论,听取各方面意见。
萨空了是新闻界的老前辈、老报人。早在1957年,我在北京大学法律系读书时,就对他十分尊敬。1962年,我分配到民盟中央工作后,得到了他诸多的关心、教诲和指导。1983年时,萨老是全国政协副秘书长、民盟中央副主席,工作任务非常重。所以,他让我来人民政协报社帮帮忙,我义不容辞。
那时,人民政协报社的员工非常少,萨老曾希望我将人事关系正式调动到报社来,但由于当时民盟中央也是刚刚恢复工作,同样工作紧、任务重、缺人手,几经周折,此事并没有获得组织批准。
仍然留在民盟中央工作的我,成为人民政协报社的“编外人员”。与跟我情况基本相同的毛启邠同志(民进)、祝修林同志(民革)一道(二人已故),被报社给予了“特邀记者”的名誉。虽然没有任何报酬,但这一做,就是40年。
我一直在民盟中央工作,曾经担任民盟中央副秘书长、宣传部部长,还曾经做过《中央盟讯》的主编,后来又连任了第八届、九届、十届全国政协委员,所以对《人民政协报》有着十分深厚的感情——既是一名忠实的读者,也是一名辛勤劳作的“记者”。我一直牢记着萨老的教诲,从1983年《人民政协报》初创到现在,在《人民政协报》上刊发的稿件超过了100篇,题材各异,篇篇用心,努力践行了做一名优秀“特邀记者”的诺言。
在多年的“特邀记者”生涯中,我印象深刻的新闻报道有很多。其中,1990年,随时任全国政协副主席钱伟长到福建宁德调研后,写作《钱伟长 宁德行》一文,取得了良好的社会反响。同时,因为曾担任华罗庚先生的助手,撰写了很多与华老有关的文章,得到了读者的赞誉。此外,对于费孝通先生、陶大镛先生和史良先生的采访、记录和报道,也展现了几位老前辈的独特魅力,收到了许多读者的热情反馈。
感到欣慰的是,我不仅见证了《人民政协报》的成长,也为《人民政协报》的发展贡献过一份力量。
抚今追昔,我认为《人民政协报》在发展过程中有三个重要作用:其一,阵地作用。《人民政协报》旗帜鲜明讲政治,是宣传人民政协作为最广泛的爱国统一战线组织作用的重要阵地。其二,平台作用。《人民政协报》广泛凝聚共识,成为政协委员和各界人士发表意见、凝聚共识的平台。其三,渠道作用。《人民政协报》积极反映人民群众的愿望和呼声。
从最初一字一句地把文章誊清在稿纸上,通过邮递方式把稿件寄送报社,到如今用电脑将所写文章发送到编辑部邮箱……从“铅与火”到“光与电”的时代进步中,我也成了80多岁的老人。
祝愿《人民政协报》越来越好!
(作者系第八届、九届、十届全国政协委员,民盟中央原副秘书长、宣传部原部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