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8版:两岸经合周刊

一档综艺节目打开两岸民众共同情感记忆

——对话厦门大学台湾研究院两岸研究所所长唐桦

本报记者 修菁

《 人民政协报 》 ( 2023年04月08日   第 08 版)

首期节目台北分会场 栏目组供图

不同世代的受众在节目中都找到了属于自己的“回忆曲”

记者:《声生不息·宝岛季》节目最打动您的部分是什么?

唐桦:《声生不息·宝岛季》最打动我的是,它是一档具有极高文化含量,以台湾音乐为内容的文化交流节目。这档文化节目表面聊的是台湾流行音乐,透过嘉宾的讲述和分享,句句展现的是两岸文化的同根同源。从参演嘉宾唱的一首首歌曲背后,观众感受的是一群人,一段历史。节目在引言篇邀请“当事人”亲自回顾台湾流行音乐的变迁史,探寻音乐背后的两岸文化交流往事。当台湾“民歌运动”的代表人物之一杨祖珺提到自己在20世纪80年代,作为首位来大陆开演唱会的台籍歌手,无论唱什么歌,台下都哭成一片,那一刻演播厅内外、两岸受众的心,都连在了一起。

《声生不息·宝岛季》节目从宝岛音乐的“过去”一路唱到“现在”,每首歌不是只有歌手的演绎,还有对歌曲内涵的讲述以及每次转场中丰富的文字文案,这些元素都在向受众展示这些优秀的音乐作品本身有着很强的人文精神内核。比如首期节目中,胡德夫与那英跨海合唱的《橄榄树》,是台湾音乐大师李泰祥融合古典、民谣与现代诗歌创作的作品,满载着那一代台湾文人富有生命力的思索,也让我们看到华语音乐达到过如此“以诗入歌”又雅俗共赏的人文高度。后来罗大佑也受其影响,尝试在做这样一种具有社会意识的创作,将市场、声音、和民族情感相联结,我认为这是台湾20世纪80年代初到90年代一批音乐人基于对生命经验和社会观察的敏锐思考,并带有中国知识分子的文化自觉和人文关怀的艺术实践。

此外,《声生不息·宝岛季》在推广细节方面,也独具匠心。比如在节目主海报中,旁白选的是三金颁奖典礼司仪贾培德,伴奏团队有被看作是台湾流行音乐基石和流行音乐发展史见证者的倪方来老师和李琪弦乐团,展板用的是“康熙调查局”的风格。这些对“台湾元素”的高度还原,也证明了台湾流行文化很长一段时间作为两岸青年集体记忆的宝贵价值。

唯有音乐是最合适穿透厚重的物理、精神双重“墙”的一种交流载体

记者:您谈到《声生不息·宝岛季》因为对“台湾元素”的高度还原,有力吸引了岛内不同世代青年的收看兴趣。我在认识的台湾青年中也做了一个小范围的调研,看过这档节目的台湾青年,不仅有80后、90后,还有00后。

唐桦:《声生不息·宝岛季》之所以能吸引两岸跨世代年轻人的喜爱,本质上是因为华语流行音乐的受众极广、覆盖面大且传唱度高,《声生不息·宝岛季》在节目设计上,也有意完成了跨越年代的文化整合。节目通过对话的形式,呈现了20世纪80年代前后、90年代、00年代、10年代到现在每一个年代的宝岛金曲,不同世代的人在这档节目中,都可以找到属于自己的“回忆曲”。我也听到一些台湾朋友的反馈,说没想到在这档节目里,跟自己青春期的女儿找到了“共同话题”,虽然是以“争论”的形式。

此外,这档节目使用的两岸新生代音乐人比例也很高,马嘉祺、华晨宇、魏如萱、坏特等,都代表着不同世代两岸流行音乐人的创作力。不管是新老合作,还是两岸合作,都形成了跨时空的对话,既有传承又有创新,牢牢地吸引住跨世代观众。

台湾流行音乐的黄金时期跟这几个世代的年轻人的成长期是重叠的,大量优秀的台湾歌手和台湾歌曲构成了他们的青春和回忆,甚至塑造了他们对于华语音乐的审美情趣。其间还伴随着台湾影视剧的繁荣,当熟悉的旋律响起,屏幕上滚动着熟悉的影视剧片段,两岸民众共同的情感成长记忆版图渐渐铺陈开来,两岸跨世代年轻人的青春回忆抑或是情感叙事在这一刻心意相通。这个节目对台湾地区流行音乐的回顾和探讨,展现两岸青年在音乐表达、生活娱乐、文化创作等方面的交流和差异,还看得到真实的台湾民间,具有在当下两岸关系艰难时刻的突破性属性,所以能引起两岸观众心理感知上的强烈共鸣。

记者:能勾起两岸音乐爱好者共同记忆的文化节目,对于增进两岸青年的国族认同,您认为有什么独特的价值和意义?

唐桦:我受邀参加《声生不息·宝岛季》的首期录制,现场看到两岸的年轻人刚来时彼此并不认识,但能迅速毫无障碍地、纯粹地、热烈地聊着自己喜欢的音乐和歌手,以歌会友、以情相交,这才是他们原本该有的距离。节目播出之后,很多台湾青年带着自豪、大陆青年带着向往,持续地跟我互动。音乐可以穿越时光,穿过万水千山,飘进每一个人的心里。新冠疫情三年两岸被迫中断了很多交流,《声生不息·宝岛季》首期热度最高的一首歌是《想见你 想见你 想见你》,也表达了两岸青年的心声,优质的文化节目必然是吸引两岸青年的有效途径,流行音乐也能承载实现两岸交流破冰的目标,也唯有音乐是最合适穿透厚重的物理、精神双重“墙”的一种交流载体。当音乐响起,两岸青年的回忆和心都驶向同一个地方。其次,节目展现了台湾社会的生活场景,无论是在现实中还是电视上这些场景都很久没被看到。比如面馆中阿桃跟王伟忠说,她喜欢看大陆的电视剧《琅琊榜》《人世间》;台湾普通市民合唱《我的未来不是梦》。包括节目中所做的台湾民众街采,大家会发现两岸“90后”年轻人最喜欢的歌曲、最喜欢的综艺节目等,都是一样的,大家共享一种生活。此外,通过这档节目搭起的两岸音乐人同台合作改编和表演经典歌曲,搭建起的两岸音乐和文化交流的平台,从音乐出发创造当下的共同记忆,实现两岸青年在流行文化层面深度的共同经验分享,具有创新性,也是能吸引年轻人的一方面。

当两岸音乐人携手合作、激发彼此、共唱共鸣,由音乐搭建的心灵交流之桥会越来越宽阔

记者:胡德夫先生在节目中说了这样一句话,“两岸音乐人相互激荡,这座桥的面会越来越宽,浪声会越来越大,我们就是海洋,生生不息”。您如何理解他的这句话?

唐桦:两岸交流恰是从音乐响起的那一刻开始的。每一次华语流行音乐的进步,从单方面学习到相互学习再到相互促进,都离不开两岸交流给彼此带来的影响和启发。我们看胡德夫先生的创作,他从台湾来到大陆,去到黄河源头采风,看到那里的孩子在唱自己创作的歌,他被深深打动,后来他再到西双版纳,看到那里的许多民族的同胞也在唱自己的歌,这些情感影响到他后面的创作,他的作品也有了更直抵人心的力量。所以我理解胡德夫先生在节目中谈到的这句寄语,是希望两岸音乐人能更多地相互交流,两岸文化融合发展的灿烂曙光就是彼此共享中华文化的养料。当我们聊宝岛音乐时,我们聊的是两岸的文化回声,千百条江河都奔向中华文化的大海。华语乐坛的黄金时代,也是因为两岸交流带来的百花齐放和中华文化提供的丰沃土壤。两岸音乐人需要携手合作和激发彼此,共唱共鸣,融入中华文化前进的浪潮中,由音乐搭建的心灵之桥才会越来越宽阔,才能合作创作出越来越多优秀的音乐作品,实现文化生命力的绵延不绝生生不息,让华语音乐和中华文化在全世界掀起的浪,越来越大。

2023-04-08 本报记者 修菁 ——对话厦门大学台湾研究院两岸研究所所长唐桦 1 1 人民政协报 content_41593.html 1 一档综艺节目打开两岸民众共同情感记忆 41,593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