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8版:学习与探索

切实履行好政协民主监督职能

魏淑敏

《 人民政协报 》 ( 2023年04月12日   第 08 版)

党的二十大报告强调,完善人民政协民主监督和委员联系界别群众制度机制。探索全过程人民民主视域下人民政协民主监督的实践路径,对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具有重要意义。

人民政协民主监督在全过程人民民主实践中具有独特优势。

从价值逻辑来看,人民政协民主监督是全过程人民民主的价值体现。实践主体上,政协委员作为全过程人民民主的参与者、实践者、推动者,代表界别群众践行人民民主;监督内容上,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理念,聚焦党和国家重大方针政策和重要决策部署的贯彻落实,反映群众意愿和要求;方法路径上,能够通过视察、提案、信息等多种形式,发挥其地位超脱性、主体多样性、内容广泛性、方法灵活性、目的合作性等优势;价值目标上,人民政协民主监督的本质是人民的监督,彰显了人民民主真谛。

从实践逻辑来看,人民政协民主监督是全过程人民民主的重要实践环节。通过有效的制度设计将人民政协民主监督内嵌于我国社会主义监督体系中,在集思广益中促进决策优化、在凝聚共识中助力决策实施。

全过程人民民主视域下人民政协民主监督如何创新实践?首先要深化思想认识。深刻认识人民政协民主监督是社会主义监督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现实需要,是各民主党派和广大政协委员政治参与的实践形式,在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要把握性质定位。准确把握协商式监督的性质定位,在“三个始终”上有效作为。始终坚持党的领导,把重点监督议题列入年度协商计划报党委批准后实施,确保正确的政治方向;始终把协商民主贯穿于民主监督全过程,在监督中充分发扬民主性、突出协商性、体现合作性;始终坚持问题导向,找准监督切入点,把握监督着力点,监督聚焦关键内容和环节,反映情况如实客观准确,所提意见建议体现温度、把准尺度、掌握力度。

要健全制度机制。健全民主监督制度机制,在沟通环节、调研环节、反馈环节等形成制度机制;提升界别在监督中的功能优势;完善政协组织间的联动机制,实现优势互补,形成监督合力。

要广泛凝聚共识。把凝聚共识贯穿于民主监督全过程,针对监督中发现的问题,多做政策宣传、引导预期工作,多做统一思想、凝心聚力工作。

(作者单位:陕西省政协)

2023-04-12 魏淑敏 1 1 人民政协报 content_41794.html 1 切实履行好政协民主监督职能 41,794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