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版:教育在线

学会爱和被爱,生活更从容

本报融媒体记者 解艳华

《 人民政协报 》 ( 2023年04月12日   第 11 版)

“我有世界上最爱我的爸爸妈妈,我觉得好幸福呀!”周末临睡前,女儿在我耳边悄悄说了这句话,扭头带着微笑甜甜睡去。

从上小学开始,女儿就经常性地表达她对生活对家人的情感,或在茶余饭后,或在睡前晨起,听着这些或炽热或淡然的表达,我的内心犹如山间的溪流涌动——和这个小生命互动的每一瞬间,都那么美好。

10年养娃,我最大的感受,就是要学会和孩子沟通交流,这是一门大学问。

好好说话。每天早上送孩子上学是一天当中最快乐的时光,虽然只有短短10分钟的时间,但是孩子一天的好心情由此奠定。

刚上学时,孩子的时间观念不强,经常会出现磨蹭或者拖拉的现象,因为赶着上班,我心情特别急躁,经常会冲她吼一顿,快点走,穿鞋呀,等等,带着起床气的孩子噘着嘴,饭也吃不好,进校门之前一直都诚惶诚恐。后来有一次,孩子突然说了一句,妈妈,你为什么不能像平常一样好好说话?我一下子就愣住了。是啊,为什么不能好好说话?从此,我就改变策略。早上孩子醒来,先给她一个大大的拥抱,接着比拼看谁又快又好地完成刷牙、洗脸、抹油的起床程序,出门时让她先走一段,我在后边紧追,孩子乐此不疲。“宝宝,你今天出门又提前了。”我用鼓励取代了训斥,效果出奇地好。在自行车上的短短一段时间,孩子一下子打开了话匣子,昨天一天在学校的经历,恨不得都讲给你听。其实都是鸡毛蒜皮的小事,但是,我很少打断她,有时候还插嘴问她一些细节,我发现,只要跟孩子好好说话,并耐心倾听孩子的表达,不要急着去打断,积极回应,就会增加孩子表达的欲望和自信。

同频共振。“你觉得猪八戒是什么样的性格?”爸爸问。“他虽然好吃懒做,但是性格不急躁,这一点还挺难得的。”女儿回答。

从四年级开始,语文老师布置了一项任务,就是全班同学都要阅读古诗和四大名著。为了做好辅导的准备,她爸爸也开始跟她一起阅读,并按照老师的要求一起做读书笔记,不到一个月,两个人的笔记本都用去了大半,每天晚上睡觉前,都能听到两人在客厅里讨论《西游记》或者《三国演义》的情节。有一天,孩子忽然对我说:“妈妈,我发现爸爸就是《三国演义》里的诸葛亮,足智多谋,沉着冷静。妈妈就像《西游记》里的孙悟空,虽然很聪明,但性格急躁。”嗨,竟然拿小说里的人物来做比较啦,我赶紧问,你还知道谁,她说了一大串人名,什么司马懿、周瑜、托塔李天王,每个人物性格都分析得头头是道,最后还问了我一句,你知道刘备是哪人吗?我一下子语塞。“妈妈,你赶紧读书吧,要不,我都跟你没有共同语言啦,爸爸我俩聊得可嗨啦。”好呀,为了跟上“家庭聊天群”,我也开启了读书模式。

平等交流。每到周末,父母都会定时打来视频电话聊聊家长里短。孩子很不解:“妈妈,为什么你跟姥姥姥爷说话就像个孩子?”我一下子乐了,没想到孩子观察得这么仔细,大人的一举一动他们都看在眼里,我给她解释:“虽然我是成年人了,但是在自己的爸爸妈妈面前永远是孩子,我们示弱一下,他们会有被需要的感觉。”孩子点点头。后来有一次,我和她爸爸闹了点小矛盾,谁也不理谁,晚上睡觉的时候,她偷偷跟我说:“妈妈,你虽然是成年人了,但你要学会示弱呀。”我愣了一下,随后给她一个拥抱:“谢谢宝贝的提醒,我试一下。”后来矛盾解除,俩人和好如初有说有笑,她躲在角落里狡黠地给了我一个得意的小眼神。

这之后,她好像越来越感受到自己对父母的重要,我们给予她爱,她也不断地向我们释放关心和爱的信号。

好好说话,平等交流,让孩子感受到爱,未来的生活中他们才更从容淡定。

2023-04-12 本报融媒体记者 解艳华 1 1 人民政协报 content_41810.html 1 学会爱和被爱,生活更从容 41,810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