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述/郝鹏 整理/本报记者 刘喜梅
我总听说“死亡不是终点,遗忘才是”,但是当至亲至爱离去,留给生者的仍然是无尽的悲痛。这时候,我想送给大家我曾读到至今仍感触颇深的一段话:“生命的别离,不仅仅有哀伤和不舍,还应该有对生命的尊重和启发,这是生命与生命最后的对话,使得生者的生命得以更好地延续。”
今天想跟大家聊聊生死。这是一个沉重的话题。事情缘起上午的门诊经历,给了我很大触动。
因为经常在抖音平台发布一些科普短视频,几年下来也积累了不少“粉丝”。上午门诊便来了一位“铁粉儿”,找我为他妈妈咨询治疗方案。老人85岁,4天前突发心梗,现正在另一家医院的ICU病房抢救。老人还有多年的高血压、糖尿病及肾病病史并出现了心衰和肾衰症状,状况非常严重也非常糟糕。
“这种状况之下,我妈妈还要不要做手术?”这是困扰他的问题。
作为一名心内科医生,基于我的专业判断——心梗到了第4天,手术抢救的黄金期已过,很多细胞已经坏死,即便要拯救还没有坏死的细胞,85岁的高龄上手术台的风险也非常高,我很想诚实地告诉他“患者目前可能没有手术机会”,但看到他眼睛里的期待,思量片刻,我建议:“还是先保守治疗吧。”
“那还需不需要做插管之类的有创抢救?”他又追问道。
“我觉得,还是别折腾吧。”我建议他。
“别折腾”——我深知很多疾病进展到一定程度,就不再给医生和患者留有多少机会了,甚至很多时候,我们身为医生也常常无能为力。我希望大家都能够理性地看待疾病和死亡,既然生老病死是人生必然要经历的过程,身为医生,还是希望大家走的时候都能够舒服一点儿、有尊严一点儿。
可能会有人不满意我的建议,甚至会有人埋怨我“站着说话不腰疼”,但我想告诉大家的是,即便是我自己的亲属,我也是同样的建议。任何时候任何一名医生,都希望患者能够在自己的手上得到好的救治,都希望尽力去延长患者的寿命,但在有限度的医学面前我们也要保持客观、理性。所以,如果是我的亲人已经没有救治的希望或者希望极其渺茫,那么我还是希望我的亲人能够安详、体面地离开。
当然,关于抢救这个事儿还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如果是年轻人,经过抢救以后,生还的机会很大,预后的生活质量也很高,那就应该竭尽医生所能,用最好的仪器、最先进的治疗方案,来延长患者的寿命,并从医疗手段的选择上,尽最大可能保障他预后的生活质量。但对于很多高龄老人,几乎可以预期病人的救治风险和难度都很大,甚至抢救回来之后也很明确预后的生活质量不佳甚至非常糟糕,我就还是建议大家“别折腾”。
客观来说,从医这么多年来,我已经参与了太多次患者的抢救。有些患者被“120”拉到医院时就已经没有生命体征了。这时候再对患者实行有创抢救,其实并没有什么价值。但总有一些家属,不能接受亲人已经离开的事实,就是执着地坚持不放弃。其实他们不知道,这份执着,只是对自我精神上的慰藉,但却是对患者的再一次伤害。因为有些抢救措施比如胸部按压,很可能造成患者骨折;比如气管插管,则是更大的创伤……
可能还有很多人会疑问,在面对家人出现危险状况时到底该如何抉择?我的答案,是听从医生的建议——如果医生说,患者还有很大的抢救机会,那我认为就应该去尝试;如果医生说抢救的机会已经很渺茫,不建议继续施救,那我就劝告家属不要再勉强,坦然接受和亲人的告别吧。
诚如开头所言,“死亡不是终点,遗忘才是”。事实上,生命有终点,但亲情不会。亲人走了,只要家属们还在怀念他们,这个人就还在。所以,我也想建议大家,珍惜能够和家人同处的时光,在无能为力的事情面前,就不要再勉强。应该去做的是体面地送他离开,带着离去亲人的希望和寄托,过好自己的生活。这,也是一种延续。
(郝鹏系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心内科主治医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