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2版:要闻

福建有“福” 幸福靠“建”

——福建省政协专题调研加强“福”文化宣传推广小记

本报记者 王惠兵

《 人民政协报 》 ( 2023年04月22日   第 02 版)

福建,作为全国唯一以“福”字命名的省份,“福”文化历史悠久、姿态万千,植根于闽山闽水间,融汇在闽风闽俗里。4月13日至14日,迎着一路勃发的绿意与浓浓的“福”气,福建省政协“加强‘福’文化的宣传推广”调研组走进“有福之州”——福州。

“七溜八溜,不离福州。”这是当地的一句方言俚语,意为尽管到过很多地方,还是离不开福州。2021年3月,在福州考察的习近平总书记来到位于鼓楼区的福山郊野公园时,就说过这句话。

“福”文化,如今已浸润在福建人民的生命、生活、生产、生意等方方面面。食福味、观福艺、品福茶、听福乐、购福礼、留福影……委员们来到调研第一站——中国第一福街,立刻被现场丰富的“福”文化特色消费场景所吸引。“福建人对‘福’的理解,有着比字面概念更为广阔和深远的意义。”福建省政协委员、港澳台侨和外事委员会副主任何静彦感慨道。

中国第一福街,位于福州历史文化中轴线上,与“闽江之心”核心经济带交相呼应,毗邻上下杭历史文化街区、苍霞历史建筑群,正着力打造中国第一条“福”文化主题街区。

“当前,你们最喜欢的‘福’字号产品是什么?”“接下来,还有哪些全景式、沉浸式‘福’文化游玩体验?”……委员们一边观赏,一边询问,商户游客们积极回应,热情推介。

在福建省政协委员、文化文史和学习委员会专职副主任江登峰看来,“福”文化在基层已落地生根,转化为推动经济发展、文化繁荣、社会进步的新动力。未来,要进一步开发“福”文化资源,加快打造“福”文化创意产业园。

与此同时,在加强“福”文化宣传推广工作中,藏身于三坊七巷与坐落于其附近的中华福馆和福书轩同样表现“出色”。

“没想到‘福’文化在被传承的同时,还被创造性地融入现代产业之中,被赋予了新内涵。”从深入感受福馆内收集展出来自全国各地的300多组与“福”有关的物件,到休闲领略一家集“福图书”“福文创”“福美味”“福工艺”“福文艺”“福文旅”于一体的复合型书店,委员们由衷赞叹。

党的二十大报告强调:“为民造福是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本质要求。”中国共产党的一切奋斗都是为人民谋幸福。小康梦、强国梦、中国梦,归根到底是老百姓的“幸福梦”。

“要将‘福’文化旅游活动与乡村振兴相结合,开发更多‘福’文化主题旅游‘打卡’线路图并广泛推广,全面推动‘福’文化浸润人民群众的幸福生活。”在调研座谈会上,从事文旅行业的福州市政协常委鲍习羽呼吁。

福建有“福”,幸福靠“建”。福建省政协常委、福州市政协主席刘卓群提出,牢记习近平总书记在福州考察调研时殷殷嘱咐“希望有福之州更好造福于民”,真正引申出“福”从“建”来的精髓要义,并进一步找准“福”文化与产业发展的融合点,推动两者相互促进、相得益彰。

“习近平总书记来闽考察重要讲话精神和关于文化建设的系列重要论述精神,为全省‘福’文化的宣传推广提供了根本遵循。”福建省政协副主席刘献祥表示,要阐明“福”文化在新时代的独特价值,进一步推动“福”文化资源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打造新时代的“造福工程”,让“福”文化惠及更多群众。

2023-04-22 本报记者 王惠兵 ——福建省政协专题调研加强“福”文化宣传推广小记 1 1 人民政协报 content_42343.html 1 福建有“福” 幸福靠“建” 42,343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