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8版:协商

唱好新时代“黄河大合唱”

——山东省政协“加快推动黄河国家文化公园(山东段)建设”专题月度协商会综述

本报记者 张文敬 雷蕾 通讯员 王法民

《 人民政协报 》 ( 2023年04月24日   第 08 版)

省政协调研组在德州齐河,围绕“加快推动黄河国家文化公园(山东段)建设”月度协商专题开展调研。

专题月度协商会现场

建设国家文化公园,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作出的重大决策部署,是国家重大文化工程和中华文化重要标识。黄河是中华民族的母亲河。讲好黄河故事、保护文化遗产,意义重大,影响深远。

黄河山东段长628公里,占黄河总长度的11.5%,流经菏泽、济宁、泰安、聊城、济南、德州、滨州、淄博、东营9市25个县市区。山东作为黄河文化的重要承载地,被列为黄河国家文化公园的重要建设区。

山东省委、省政府深入推进黄河国家文化公园建设,编制形成《黄河国家文化公园(山东段)建设保护规划》,系统推进生态保护、产业发展,打造特色旅游品牌等等。去年召开的省第十二次党代会上,又将黄河国家文化公园建设列为今后5年12个方面重点工作中一项非常重要的内容。

3月28日,山东省政协召开“加快推动黄河国家文化公园(山东段)建设”专题月度协商会。这是省政协今年召开的第一次月度协商会,也是十三届省政协的首次月度协商。

■ 做足调研功课

“黄河国家文化公园不能‘纸上谈兵’在文件中建设,更不能‘闭门造车’自娱自乐,要把发展旅游经济和发挥文化传承作用相结合,把保护传统文化根脉、建设黄河国家文化公园变成社会共识。”省政协文化文史和学习委员会副主任郝宪印在调研中一直强调。

今年春节刚过,省政协就组织调研组赴济宁调研文宪王庙、少昊陵、颜庙及鲁国故城国家考古遗址公园。

在详细了解当地文物保护开发情况后,调研组发现,多位文物讲解员的知识储量只停留在简单介绍文物本身的层面,有的讲解员对黄河根脉文化一知半解。“无法将黄河文化与文物讲解相结合,向公众普及更无从谈起。”

“孔府、孔庙、孔林,是中国历代纪念孔子的圣地,‘三孔’作为热门旅游项目发展一直很好。孔子主张恢复周礼、重视礼教,建议借此引导游客去参观周公庙和少昊陵,让更多的文化传承和延续在寓教于乐中完成。”2月15日,在省政协组织召开的座谈会上,郝宪印提出创新文化旅游线路,打造研学旅游新热点的建议。

2020年至今,东营市利津县“老街长巷”聚力打造黄河流域文化标杆,建设了大门楼、老戏台、非遗展馆、手工作坊等20余项非遗项目。每逢周末就开展各种老街集市、文艺演出、研学、休闲游等常态化活动,游人如织,热闹非凡。调研组在“老街长巷”非遗文化街,调研非遗文化保护与传承的齐鲁样板“盐窝模式”。

“以非遗为路径、文旅为业态、研学为产业、传承为核心,重点突出非遗、民俗、国学、田园等特色元素,在消费和观看表演过程中实现非遗民俗文化的‘活态传承’,赋予民俗新活力。”省政协委员张继民总结出民俗带动发展、文化赋能经济“盐窝模式”特点。

2月22日至24日,调研组又赶赴德州市齐河、夏津两县,调研黄河文化博物馆群和夏津颐寿园。夏津颐寿园拥有目前世界上规模最大、树龄最高,被联合国粮农组织正式认定为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的古桑树群——黄河故道古桑树群。

“齐鲁大地曾有‘齐纨鲁缟’之称,早在秦汉时便植桑养蚕。在长期与风沙作斗争的过程中,夏津百姓发现桑树生命力极其旺盛,具有强大的防风固沙和保土功能,桑树因此成为夏津的‘县树’。”调研颐寿园过程中,齐鲁师范学院教授刘德增从历史和自然角度分析了夏津独特的农业文化。

“颐寿园归村民所有,大家以古树入股的方式参与旅游经济,实现了古桑树保护发展与群众增收的良性循环,用文化产业带动乡村振兴实现了双赢。”古老的桑树文化焕发出的经济新生机,引发省政协委员朱德泉的感慨。

本次月度协商得到社会的广泛关注。自协商主题发布以来,全省三级政协委员、有关专家、相关部门单位通过网上主题议政,积极互动交流,247名委员、专家发言585条近10万字,省政协文化文史和学习委员会办公室汇总梳理出6个方面38条建议,“民声连线”访问量达到33万人次,“开门协商”为保证协商成效做足了准备。

■ 做好建言文章

月度协商会从一条精心制作的短视频开始。

“此次协商议政,就是要共聚加快建设共识,共商高质量建设举措,推动黄河国家文化公园(山东段)由规划蓝图变为施工图、场景图,早日展现黄河国家文化公园(山东段)的满园景色。”省政协主席葛慧君说,这不但是一个重大的文化工程,还是一个重大的历史工程、民生工程。

省政协委员、专家学者、群众代表在现场或通过视频连线建言出招。

“黄河国家文化公园建设要加强顶层设计。”郝宪印建议,统筹黄河文化资源保护利用,加强黄河文化资源普查,深入挖掘黄河山东段地域特色文化资源,系统推进保护传承、研究发掘、环境配套、文旅融合、数字再现等重点基础工程建设,统一打造“中华母亲河”文化品牌,展现齐鲁文化特色。

“加快文化赋能经济发展新动能,在聚力推动文化旅游产业融合发展和人才聚力聚智中展示儒家文化凝聚力、影响力。”省政协委员、济宁干部政德学院院长李敬学提出,聚力改革创新,探索文化旅游业深度融合发展新路径,用好黄河国家文化公园,以文塑旅、以旅彰文,战略性引领全省文化事业和文化旅游产业创新发展、高质量发展。

省政协委员、大众报业集团融媒体中心主任曲涛则针对黄河文化数字化建议,激活文物遗迹数据库,利用3D、AR、NFT等技术应用,开发系列数字藏品、数创产品,让文物遗迹“活起来”。

“黄河过境高青47公里,走出了一个‘7’字形弯道。黄河在这里的独特地理形态和当地悠久厚重的治黄文化,使这里形成了闻名遐迩的安澜湾。安澜,才能安居。老百姓期盼着黄河国家文化公园建设能更好地助力沿黄地区乡村振兴,让群众既富口袋、又富脑袋。”淄博市高青县黑里寨镇王恒村村民王术青呼吁,在黄河国家文化公园规划建设中加强河地共建,打造出更多融合黄河治理、文化传承和旅游富民的样板。

■ 用心用力用情唱好“黄河大合唱”

在山东省黄河国家文化公园“一廊一带四区多点”的建设格局中,东营市位于“一廊”的顶端,同时东营市还承担着黄河口国家公园建设的重任。

“在‘两园’建设过程中,要注重统筹规划、系统推进,以‘两园’融合发展加快推动黄河国家文化公园入海文化展示区高质量建设。”东营市政协主席刘美华在视频连线时呼吁,在建设管理、生态保护、产业发展和讲好黄河入海故事上深度融合、一体推进,达到“两园”共建、共用、共兴的最优效果。

德州因黄河而名,因运河而兴。去年以来,德州市启动实施了黄河、大运河“两河牵手”文化工程,畅通水脉、传承文脉、带动人脉,全力打造黄河、大运河文化重要展示地。

“‘两河牵手’工程总干渠全长130公里,横跨5个县市区,是一项集现代水网建设、生态环境建设、文旅休闲景观建设于一体的综合性、系统性文化生态工程,具有良好的经济、文化和社会价值。”德州市政协主席卜祥联提出,将黄河、大运河“两河牵手”文化工程上升为全省文化发展战略,系统谋划、统筹实施,在全国打造独具山东特色的国家文化公园建设模式,提升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水平。

“我们重点打造的黄河文化博物馆群项目,将21个不同文化主题的博物馆融入像诗像画一样的青山绿水中,在黄河之滨树立一座文化丰碑,列入中宣部‘国家文化产业发展项目库’首批入库项目。”山东省坤河旅游开发有限公司常务副总经理刘妍建议,科学规划黄河文化旅游带的产业布局,确保高起点、高标准、高层次建设黄河国家文化公园等一系列创新产品。

会上,省委、省政府有关部门负责人围绕黄河国家文化公园(山东段)建设的有关问题与委员、专家以及群众代表进行互动交流。

省发改委副主任孙来斌在回应刘美华的建议时说,“黄河入海”是东营最大的特色,围绕“两园共建”布局项目,突出生态优先、绿色发展,将黄河口国家公园与黄河国家文化公园建设一体谋划,在项目建设上要着重展示黄蓝交汇、河海碰撞、黄河治理、绿色生态等文化内涵、生态内涵,在全国范围打造“黄河入海”文旅品牌。

省文明办副主任张同海提出,重点打造尼山世界文明论坛、黄河文化论坛、黄河大集、特色研学等品牌,打造集民俗体验、农耕研学、自然观光等于一体的“沿着黄河遇见海”文化旅游品牌。

针对非物质文化传承与保护,省文化和旅游厅厅长王磊介绍,通过举办“大河上下生生不息”黄河流域非遗展,集中展示黄河非遗保护成果。创新推出“河和之契,黄河流域、大运河沿线非遗交流展示周”活动品牌,实施非遗传承人研培计划,开展非遗进校园、进课堂,设立100个非遗教育传承实践基地。2019年以来,先后举办黄河非遗主题研培班16期,培训非遗传承人372人。

“要以最高标准、最优效率、最大效益推动黄河国家文化公园(山东段)建设,共同用心、用力、用情唱好新时代‘黄河大合唱’。”葛慧君表示,要以保护传承弘扬黄河文化为主线,以黄河沿线文物和文化资源为依托,坚持法治化保护、活态化传承、现代化发展、国际化交流,建设一批重大标志性工程,推介和展示一批黄河文化地标,构建黄河文化标识体系;要推动黄河文化、黄河精神等专项研究,构建新时代山东黄河文化研究体系。

2023-04-24 本报记者 张文敬 雷蕾 通讯员 王法民 ——山东省政协“加快推动黄河国家文化公园(山东段)建设”专题月度协商会综述 1 1 人民政协报 content_42440.html 1 唱好新时代“黄河大合唱” 42,440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