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8版:协商

黄河文化的守护人

本报记者 张文敬 雷蕾 通讯员 李心阳

《 人民政协报 》 ( 2023年04月24日   第 08 版)

位于山东省淄博市高青县城东南角的古玩文化市场内,一幢3层小楼被2万余件碑刻、拓片、老物件以及黄河文史资料填得满满当当。

这座不起眼的博物馆是山东唯一一家以黄河文化为主题的民间博物馆。2014年创办,2015年被定为省级博物馆,2018年被列入国家博物馆名录。

“每一件藏品背后都有故事。”3月28日,以群众代表身份参加省政协月度协商会,让曾经是高青县政协委员的王术青很激动。30多年时间走遍全国20多个省区市,对黄河文化的热爱可以说是深入骨髓。能够在协商会上抒发自己的情感、提出建议,对他来说是莫大的鼓励。

“博物馆最珍贵的,要数30多份黄河训令。”王术青说,这些训令是了解民国时期山东治理黄河的第一手资料,其中既有关于黄河两岸栽种、管理和保护树木的,也有劝导营汛官兵读书认字、学习文化知识的,还有禁止沾染吸毒陋习,规定礼仪、着装的,内容丰富。

王术青每两年就要沿着黄河走一趟。仅河南兰考到黄河山东段,他就走了五六趟。“为了寻找一些过去治黄的老员工、追寻他们的足迹。”王术青说,在这期间还接触了他们的后代,并把他们的治黄笔记征集到博物馆。

“这些笔记详细记录了从1947年至1977年间,济南、泺口、滨州3个河务局(段)长的治黄工程会议、人员调派等内容,将近40万字。”王术青说,“我希望做黄河文化永远的守护人,将历史上的黄河治理文化,特别是党领导人民治理黄河的文化世代发扬起来,传承下去。”

同样愿意担负起黄河文化守护人使命的,还有齐鲁师范学院历史文化学院教授刘德增。“去年,关于齐长城保护的月度协商会,我以委员身份参加。这次又作为调研组专家参与黄河国家文化公园的调研和协商。”

刘德增关注的是沿黄流域非遗文化的保护与传承。“国家级非遗项目名录山东有186项,居全国第二。但在非遗消费、非遗产业等方面,山东却落在后面。据《2022非物质文化遗产消费数据创新报告》显示,山东非遗人均消费居全国第四位,非遗销售居全国第七位。”刘德增提出,以“+非遗”与“非遗+”模式保护传承黄河流域“非遗”。

“民间文学、民间音乐、传统舞蹈、传统戏剧、曲艺、传统体育六大类别的非遗项目虽然价值很大,但民众兴趣不大。”刘德增认为,在非遗保护传承方面,应该采取“活动与场所+非遗”的方式,尽可能把非遗项目融入集市庙会、旅馆酒店、公园广场等活动与场所中。德州夏津德百小镇的“黄河大集”,除了传统集市的农副特产买卖外,还有非遗项目展演。“这样不仅可以保护传承非遗项目,也能够提升活动与场所的文化品位。”

“非遗产业潜力巨大,关键是找到产业与非遗的最佳开发模式。”在他看来,“非遗+”模式不仅有“非遗+旅游”“非遗+特色村镇街区”“非遗+民宿”等“非遗+1”模式,而且已经发展为“非遗+N”模式。

“我省推出的‘山东手造’就是‘非遗+文创+文旅+文博+数字科’等多项叠加的成功模式。”刘德增建议,重视数字科技在“非遗+”中的作用。

“黄河文化中的民俗资源非常丰富,但实际上,我们掌握的材料还是太少。20世纪末,我国著名民俗学家山曼老先生徒步‘走黄河’走了9年,为我们留下了一本书《流动的传统——一条大河的文化印记》。”刘德增希望组织启动黄河文化资源普查,重新“走黄河”,组织专家团队深入沿黄各个村落,做深度的调研考察,摸清山东沿黄文化家底。

同样,省政协文化文史和学习委员会副主任刁仕军也参与了关于齐长城和黄河国家文化公园的两场月度协商会。作为《记忆山东》系列丛书的“总策划”,他对其中《记忆黄河》那一卷的倾注和付出尤其多,对黄河文化有一种特殊的“情结”。

“山东黄河流经区域文物资源分布密集、数量多、价值大、文物资源丰富,地下一定还埋藏着很多宝贝。”在他看来,建设黄河国家文化公园,考古工作仍有很大潜力。

“几千年的黄河泥沙淤积,把上古时期的一些遗迹都给掩埋了。特别是夏商周时期的,可以说,山东是上古历史考古的‘富矿地带’。”刁仕军认为,黄河下游考古对于中华史前文明探源意义重大。

“上古时期的几大战役,如牧野之战、涿鹿之战、阪泉之战,都发生在黄河下游地区。传说中的一些人物的墓葬,比如说蚩尤墓葬就位于山东菏泽巨野县境内。”刁仕军建议,对黄河下游冲积平原地区的地下文物线索做一次深入梳理,对有需要重点发掘的地区,可纳入黄河国家文化公园整体项目规划建设中来。

和他们一样,还有很多黄河文化的守护人在默默地奉献着,期待黄河国家文化公园早日落成。

2023-04-24 本报记者 张文敬 雷蕾 通讯员 李心阳 1 1 人民政协报 content_42441.html 1 黄河文化的守护人 42,441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