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6版:生态周刊

五一去哪儿?

来乡村感受“诗与远方”吧

本报记者 王菡娟

《 人民政协报 》 ( 2023年04月27日   第 06 版)

彭州天府蔬博园

临近五一假期,关于“去哪玩”的话题热度高居不下,如果去往各大热门旅游城市的车票“一票难求”,那不妨到乡村看山水、观田园,感受“诗与远方”吧。

住民宿:感受慢生活

“莫干山的毛笋已经长出来了,可以到后山上体验挖毛笋,挖多少都可以带走哦!”又是一年春来到,从3月底开始,位于莫干山原色怀谷民宿的工作人员天天在朋友圈晒新鲜的春笋,让不少游客垂涎三尺。

虽居于山野,但仍敞于世界。当越来越多的都市人开始渴望乡村田园生活时,别致且各具特色的乡村民宿便应运而生。

“其实民宿从来都不是一个房间,很少会有人真的为那间房而来,为的都是窗外的风景和生活方式。”乡伴文旅董事长朱胜萱告诉记者。

在浙江莫干山旅游休闲观光区,便汇集着大量名声在外的民宿。

坐落在山谷间的白色建筑,枕山临溪、面朝竹海、背倚茶园、农田在侧,可以上山挖笋,下田摘菜。来自河南的王先生两口子正是被这独特的风景所吸引,不远千里前来寻求“诗与远方”。

“之前有个机构评选了全球最值得一去的45个地方,莫干山也在列,所以一直很向往。来了之后发现果然名不虚传,同时这些民宿也为莫干山增添了几分色彩。以后我还会再来的。”王先生告诉记者。

其实,不仅仅在莫干山,在乡村振兴战略的指引下,全国各地都掀起一股民宿热,已经并成为带动乡村振兴发展的特色先导产业。

在专家们看来,旅游消费正在从观光游向休闲游、从组团游向自由行、从走马观花向深层游发展。民宿正是满足这种消费趋势的最优选择。

复旦大学旅游学系副主任孙云龙表示,“现在很多文旅项目为什么会火爆?其实是正切合了当前发展的新需求,消费者已经不再聚焦于观光,而是一种体验。”

在创意且舒适温暖的“家”里,欣赏风景,放松心情,可以去景区,也可以喝茶发呆……民宿显然将人们对“诗与远方”的美好想象转为现实。

亲田园:体现现代农业

看完江南风光,不妨再到西部来感受乡村的“烟火气”。

南有彭州,北有寿光。清晨的四川雨润国际农产品交易中心内,满载蔬菜水果的大小车辆已经川流不息。作为国家级现代农业示范区、全国十大蔬菜生产基地之一,彭州一直承担着为四川乃至全国菜篮子保供的重任。

传统的农业又如何和乡村文旅相结合?这成了当地政府思考的大事。

2021年年底,彭州市委、市政府引入乡伴文旅集团开启全域乡村振兴项目打造,一系列农业产业升级文旅示范项目的建设也拉开序幕。

依托位于濛阳镇的彭州天府蔬博园,乡伴文旅集团以“彭州大地菜,敢为天下鲜”为口号,引入“蔬菜精灵”“人民雅集”“萱草花园”等设施,构建了具有彭州特色的绿色田园生活。

如今,原本嘈杂不堪的农产品交易中心周边彻底变了样。

智能玻璃温室大棚里,嫩绿的蔬菜从育苗床上破土而出;C+艺术天桥下,前来休闲锻炼遛娃的居民络绎不绝……

“没想到这么多种类的蔬菜品种可以相互嫁接,现代化的育种技术真是越来越厉害了。”在种苗繁育中心,游客可以全面了解种子和种苗的专业知识,体验到现代农业技术的魅力。

不远处,具有“网红气质”的亲子民宿“菜菜成长中心”也让来往游客赞不绝口。这座奶白色、长在菜地里的巨大圆弧形建筑,不仅外形颇具艺术感,而且还搭配了蔬菜主题餐厅、自然课堂教室、儿童泳池、影音空间等儿童亲子娱乐配套设施,可以说是一个集多元功能于一体的亲子休闲度假嗨玩地。

“功能很齐全,房间有特色,细节也考虑得很周到,小孩子肯定会喜欢这里。”来自成都的吴女士表示,“周末可以带上家人、邀约朋友来这里玩,从成都市区开车过来四五十公里,还是很方便的。”

“清晨在鸟叫声中起床,抬眼就是散发着泥土芬芳的田野,既能感受到现代农业,也能享受原生态生活,非常有特色。做乡村文旅项目要有创新,不能只是简单地照搬,要做到与当地文化、产业相结合。”专家对彭州的文旅融合项目表示肯定。

乡村文旅:未来可期

乡村民宿带动型、生态资源依托型、田园观光休闲型……如今,乡村旅游正受到越来越多人的追捧。

浙江工商大学文化和旅游创新发展研究院院长易开刚表示,“乡村振兴首要就是产业要振兴,要为老百姓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更多的收入来源。而乡村旅游就是乡村全面振兴重要的产业路径选择。”

“城市与乡野生活并不是单选项。若田园是梦、都市是现实,我们大可通过‘双城生活’来完成一次梦与现实的融合。”朱胜萱说。

数据显示,文化和旅游部共遴选出全国乡村旅游重点镇(乡)100个、全国乡村旅游重点村1199个;浙江余村和安徽西递村入选联合国世界旅游组织首批“世界最佳旅游乡村”名单……一批生态美、生产美、生活美的乡村旅游目的地正等着您来体验。

专家也表示,未来乡村旅游目的地应采取持续提升生态环境质量、增设乡村休闲度假项目、发展特色康养旅游等措施,继续助推乡村振兴的实现。同时,打造创意乡村旅游产品、加大乡村文化传承力度、提高服务人员专业素质也是乡村旅游目的地需要关注的重点方向。

2023-04-27 本报记者 王菡娟 五一去哪儿? 1 1 人民政协报 content_42636.html 1 来乡村感受“诗与远方”吧 42,636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