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2版:要闻

张丹瑶:

“我就是空间站的青春守护者”

本报融媒体记者 李晨阳 张佳琪 宋宝刚 徐康辉

《 人民政协报 》 ( 2023年05月04日   第 02 版)

在航天科技集团五院502所(以下简称502所)“90后”姑娘张丹瑶家门口的柜子上,空间站“三舱”——“天和核心舱、问天实验舱、梦天实验舱”飞行任务的徽章整齐摆放在最显眼的位置。每天出门,她总会习惯性地看上两眼。“徽章虽小,但重若千钧,每次看到它,我就对未来更加充满信心。”

说起张丹瑶,她的头衔里没有“第一”“首席”“首位”,甚至在航天人中可能都没多少人知道。

“别问我是谁,我就是空间站的青春守护者。”一张娃娃脸上笑眼弯弯,语气柔和,一张口还有些“稚气未脱”。很难想象,眼前这个姑娘从2019年起就开始承担空间站“三舱”GNC系统软件设计编码的“硬核”任务。

空间站“三舱”GNC系统是502所专门为空间站“量身打造”的制导导航与控制系统,太空中实施两舱对接、舱体转位等都离不开这个调配多舱段资源的“大管家”。“我做的都是幕后工作,就是通过设计编码,让GNC系统的所有功能需求能够实现。”

回忆刚入职时,空间站建造的准备任务已经进入中后期,而张丹瑶的经验和能力跟队友比差了“一大截”,怎么办?她下决心吃透专业书籍,填补知识空白。“那段时间加班加点是家常便饭,跟打鸡血似的一点不感觉累。”

2022年7月25日,问天实验舱“牵手”天和核心舱,这是中国两个20吨级航天器首次在轨实现交会对接。整个过程张丹瑶都紧紧盯着监测画面视线不敢移开。最关键的对接在凌晨进行,对人的体力精力都是极大考验。“连续十几个小时的高强度工作,大家都是一口气撑下来。”

一年三百六十五日,多是横戈马上行。“刚结束‘问天’发射,回到所里又开始接着敲‘梦天’的代码。忙起来,我们就是一个人顶两个人用。”张丹瑶深知,软件设计编码关乎空间站安全,更关乎航天员安全,绝不能有丝毫懈怠马虎。

在开展梦天实验舱软件走查工作时,张丹瑶每天拿着十几份确认文件,一条条梳理飞控期间要发的指令、确认各分系统接口信息……这种烦琐耗时的工作极易让年轻人产生厌烦心理,张丹瑶却很享受这种“枯燥”。张丹瑶说,她有个“航天迷”父亲,哪怕出去旅游,也会随时关注航天新闻。耳濡目染中,“航天梦”的种子也在她心中生根发芽。为自己的梦想努力拼搏,怎么可能会“厌烦”呢。

去年五四青年节到来之际,习近平总书记给中国航天科技集团空间站建造青年团队回信,希望广大航天青年弘扬“两弹一星”精神、载人航天精神,勇于创新突破。这封重要回信,不仅是张丹瑶收到最为珍贵的节日礼物,也是她继续前行的动力。

如今,中国空间站已全面建成,几代航天人用整整30年完成了“三步走”战略任务。仰望星空,属于中国人自己的空间站闪耀苍穹。而眼前这个穿着工作服的航天青年,也在逐梦太空的守护征途上,笑得更加灿烂、更加坚定!

2023-05-04 本报融媒体记者 李晨阳 张佳琪 宋宝刚 徐康辉 张丹瑶: 1 1 人民政协报 content_42810.html 1 “我就是空间站的青春守护者” 42,810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