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6版:民营周刊

万家民企动起来 稳岗拓岗惠民生

本报记者 吴志红

《 人民政协报 》 ( 2023年05月05日   第 06 版)

日前,由北京市职业介绍服务中心、北京市昌平区人力社保局等协办的2023年民营企业服务月暨“百姓就业”进社区招聘服务活动(昌平专场)走进昌平区北七家镇郑各庄村,以“服务民企助发展 扩大就业惠民生”为主题,通过“现场招聘+直播带岗+线上专场”打造全媒体招聘服务模式。本报记者 贾宁 摄

“我们实施‘校企共谋发展,携手共促就业’工作行动。每年毕业生中接近六成在民营企业和中小企业实现就业,用人单位满意度达到98%。”北京联合大学校长郭福说。

“最近四五年,有50多名大学毕业生在公司成长为部门经理或公司高管,成为企业发展的骨干力量。”全国人大代表,亿联控股集团董事长严立淼说。

4月28日,在全国工商联、教育部、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主办的“百城万企”民企高校携手促就业行动启动仪式现场,郭福与严立淼十分激动,作为高校与民营企业的代表,他们表达了一个双向奔赴的心愿:携手共促就业。

就业是最基本的民生。全面贯彻落实全国“两会”精神,如何将就业优先政策落实落细,需要打好多措并举的组合拳。就在4月19日,国办印发《关于优化调整稳就业政策措施全力促发展惠民生的通知》,文件把支持发展吸纳就业能力强的产业和企业,促进青年特别是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摆在了更加突出的位置。

“百城万企”民企高校携手促就业行动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举行。在鲜花盛开的五月,民营企业发挥就业“蓄水池”作用,为促进疫后经济回升再添一把火。

■■政策组合拳东风强劲

城镇新增就业1200万人左右,这是今年《政府工作报告》的发展主要预期目标之一。在国新办4月27日举行的国务院政策例行吹风会上,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副部长俞家栋披露,一季度全国城镇新增就业297万人,同比增加12万人;3月城镇调查失业率为5.3%,就业工作实现平稳开局。

取得这样的成绩单,首先受益于“扩、促、兜”的稳就业政策组合拳。立足外部环境变化和就业形势需要,聚焦就业领域重点和难点,上至中央,下至地方,一系列就业组合拳频出。

加强政策激励,多方位扩大就业容量。4月25日,湖北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有关部门表示,湖北省圆满完成一季度就业“开门红”目标任务,全省城镇新增就业21.12万人,完成全年目标任务的30.17%。以湖北开展的“春暖荆楚 助鄂企航”保用工促发展行动为例,截至3月31日,全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门为3669家重大项目、重点企业设立用工服务专员661人,帮助解决用工10.60万人,有效缓解了春节后企业阶段性用工短缺问题。

多渠道并举,促进高校毕业生等青年就业创业。在经济强省的浙江,不久前,浙江省在杭州启动“2023年高校毕业生等青年就业创业推进计划”,浙江省省长王浩表示,浙江将坚决扛起就业大省的责任担当,大力实施就业优先战略,进一步打响“就业创业在浙江”品牌。该专项行动从4月18日起至5月18日,为期1个月。目前,浙江省11个地市4.73万家企事业单位共推出岗位102.52万个。

兜牢民生底线,多地积极为困难群体求职就业提供了援助。据全国工商联有关工作人员介绍,例如有关部门与企业协调,放宽岗位招聘的年龄条件等,让更多的务工人员能够多一点就业机会。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的数据显示,今年一季度累计帮助城镇困难人员实现就业40万人,推动脱贫人口务工规模达到3074万人。

■■吸纳就业能力强的企业成为政策重点支持对象

吸纳就业最大的渠道,莫过于活跃的市场主体,其中容量最大的渠道,莫过于大大小小的民营企业。改革开放以来,民营企业贡献了80%以上的城镇劳动就业、90%以上的企业数量,民营经济作为最大的就业“蓄水池”发挥了举足轻重的作用。支持产业带动力强和安置就业能力强的民营企业成为国家就业政策当中的重要措施。

新出台的《关于优化调整稳就业政策措施全力促发展惠民生的通知》传递出许多利好民营企业、小微企业的信息。文件要求打出“降、贷、返、补、提”等政策组合拳,倾斜支持吸纳就业多的行业企业,更好激发企业活力,稳定就业存量,扩大就业增量。

降,就是将降低失业和工伤保险费率政策延续实施至2024年底,助力企业降低用工成本、更多吸纳就业,预计年均减负约1800亿元。贷,就是用好创业担保贷款、稳岗扩岗贷款,解决企业融资需求。对当年新招用符合条件人员达到一定比例的小微企业,可发放最高300万元的创业担保贷款。返,就是继续对不裁员和少裁员的参保企业实施失业保险稳岗返还政策,中小微企业按不超过上年度实际缴纳失业保险费的60%返还,大型企业按不超过30%返还,政策实施期限延长至2023年底。补,就是加大各项就业补贴政策落实力度。对企业吸纳高校毕业生、脱贫人口、就业困难人员等重点群体就业的,按规定给予职业培训补贴、社会保险补贴等政策。提,就是支持企业开展职业培训,提升员工技能。对企业新录用符合条件人员开展岗位技能培训的,给予职业培训补贴。

“我们将更快释放政策红利,更好助力企业稳岗扩岗。”在国新办新闻发布会上,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有关负责人表示。

■■让更多毕业生有用武之地

今年一季度,我国经济实现良好开局,呈现企稳回升态势。就业形势也随着经济回暖开局平稳。然而,不容掉以轻心的是,今年高校毕业生的就业总量实际上依然处在高位,高校毕业生等青年就业依然面临一些新的困难和挑战。

教育部党组书记、部长怀进鹏在“百城万企”民企高校携手促就业行动启动仪式上指出,做好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事关教育“国之大计、党之大计”落地,事关就业优先战略落实,事关为中国式现代化提供基础性、战略性的人才支撑。他指出,各地教育部门和各高校要扎实推进“民企高校携手促就业行动”,引导更多高校毕业生到民营企业就业。

“鼓励毕业生到民营企业去、到创新的岗位和最富挑战的市场领域去施展才华、实现价值。”怀进鹏说。

就业季已经开启,民企和高校毕业生之间正在开始新一轮的双向奔赴和双向选择。

“工作地点不在北京,可以接受吗?”

“可以。”

“我们还有实习生岗位,不知道是否可以接受?”

“可以。”

4月28日北京联合大学的双选会现场,许多学生在吉利控股集团的展位前排起了队,工作人员耐心接受大家的咨询。工作人员表示,公司有不少技术岗位虚位以待,这与企业的新能源产业有关。“工作地点主要是在宁波,许多大学生表示可以接受外地就业。”一位工作人员说。

今年,北京联合大学毕业生近6000人,郭福表示,学校正在开展访企拓岗等6项攻坚行动,截至目前,校院领导、学科负责人等带头走访企业118家;邀请519家企业进校招聘,提供岗位4012个,其中民营企业和中小微企业380家,提供岗位2940个;组织了职业生涯规划大赛,积极营造早规划、早行动、早就业的良好氛围。

严立淼表示,亿联控股集团今年除了企业常态化招聘之外,还将特别在甘肃、云南等省市欠发达地区的项目上挖掘、开拓更多就业岗位。

“在建设中国式现代化的宏大场景中,让我们一起干事创业,一起成长成才。”严立淼道出了许多民营企业的心声。

据悉,2022年5月27日,全国工商联与教育部共同启动了“民企高校携手促就业行动”。截至2022年底,已组织各省举办招聘活动4688场,13万家民营企业参加招聘活动,提供岗位信息数169.5万条。青年到民企就业大有前途,青年到民企创新未来可期。

2023-05-05 本报记者 吴志红 1 1 人民政协报 content_42892.html 1 万家民企动起来 稳岗拓岗惠民生 42,892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