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30日上午,江苏省扬州市江都区丁伙新世纪广场上热闹非凡。民歌表演、古筝演奏、评话演绎、汉服展示,精彩的节目拉开了2023中国丁伙首届花朝节帷幕。市民、游客、专家、客商汇聚江都区花木名镇丁伙,共品花朝文化、共赏田园风光、共谋产业发展。
丁伙镇的老百姓几乎家家种花木。相传商代末年起,每到农历二月十二,家家户户会把红布条、红纸条系在家前屋后的花木枝条上,祈祷一年花红柳绿、枝繁叶茂,适逢丁伙庙会,节日气氛绵延数日甚至一月有余。这一传统逐渐演变为丁伙地方习俗,称之为花朝节。
“丁伙花朝节源于殷商,兴于隋唐,盛于清朝。”江都区政协委员,丁伙镇副书记奚栋梁介绍,“随着时间的推移,花朝节纪念意义逐渐淡化,但活动的内容却不断丰富,主要有赏红、赏花、植苗木3大类。花朝节起,千家万户、男女老少开始一年一度的花木栽种、移植、嫁接。”
“花朝节饱含人们对一草一木的钟爱,我们首届花朝节更是在此青绿中融入国潮之‘彩’,让现代花木产业与传统历史文化相得益彰。”奚栋梁兴致勃勃地讲起此次花朝节中的国潮特色。主会场外专门设置了4个“分会场”,地点均选择凝聚丁伙花木产业特色的场所,可以在古典园林赏千年紫薇、着汉服巡游,在风景竹苑听竹叶窸窣、诵国学经典,在花朝集市做花木盆景、看木偶演出。
双华村的村民韩长宝今年60岁,种植花木已经35年,是丁伙镇有名的花木种植大户。得知镇上要办“花朝节”,他提前一个礼拜就邀请亲朋好友来自己家。当天,韩长宝领着亲友观看节目表演,品尝农家美食,浏览田园美景,非常自豪。
“这条‘金龙’舞得好,不仅有心气还长精神”“我喜欢这个古筝曲,听着就舒服”“那个评话段子讲的就是我们自己的故事”,开幕式的广场表演充满古风今韵,博得群众掌声不断。乡村振兴龙舞、扬州弹词开篇《小康的鱼》、传统民俗表演《花担舞》、扬州评话《幸福丁伙路》、扬州清曲《芍药花开》等节目,国风特色鲜明,喜庆热闹,个个精彩。
在丁伙朴园内,红、橙、粉、蓝、黄,一群着古装的“花神”款款游走,穿行徜徉在园林之间,浓绿衬得五彩更加灿烂夺目,“十二花神落人间,一半风雅一半仙”,惹得游园的小姐姐们纷纷换上汉服、戴上花冠,与美景融为一体,尽显生活美好。
“我还要再来一次”,摆好箭壶,标好距离,投壶游戏自此开始。孩子们纷纷拿起投射箭跃跃欲试,乐此不疲地一试再试,掷出的木箭伴着欢声笑语飞向箭壶,生疏的技巧盖不住投壶的乐趣,投壶成功获得的紫色印章成了他们努力的目标。
“读书法,有三到,心眼口,信皆要……”在大禹风景竹园内传来琅琅书声,一群身着汉服的孩子们正共同吟诵《弟子规》,周围游客纷纷驻足,轻声附和。
“今天最大的收获,不仅是节庆活动带来的高兴,还有能够在家门口参加花木发展论坛。跟花木种植的专家、学者面对面交流,才知道花木种植还有很多路子可以走。”韩长宝意犹未尽,翻开随身携带的本子,上面的笔记密密麻麻,“优化种植结构”“搭建网络平台”被他着重圈起。“这就是接下来要研究的路子,很多花木种植户在网上分享种植经验、销售自家花木,我也想这样干。”
“丁伙是中国花木之乡,全镇有花木林地3万多亩,精品苗圃场200多家,培育出800多个名特优花木品种,是名副其实的富民产业。”丁伙镇党委书记袁平表示,全镇从事花木种植近4000户,具有园艺专业技术职称的近百人,年销售额超过7亿元,“举办花朝节,就是以花木为媒介,吸引更多的花木农户、商户、客户聚集融合,促进花木产业提档升级、花木市场发展壮大。”袁平说,不仅要擦亮“花木名镇、工业重镇、文旅强镇”的名片,还要以“花朝节”推动全镇城乡融合、产业融合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