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3届广交会于5月5日闭幕。本次广交会吸引了来自220多个国家和地区、3.5万家境内外采购商登记参展,累计进馆超283万人次,出口成交额达216.9亿美元,创历史新高。中国银行研究院研究员王静表示,本届广交会以工业类题材为主,近9700家机电企业参展。其中,新兴产业“弯道超车”推动出口结构优化升级。电动汽车、锂电池、太阳能电池成为展馆中人气最高、排队最长的展位,印证我国外贸出口正从“老三样”——服装、小家电、家具向“新三样”转型升级。
目前,我国在全球新能源汽车产业链生产环节占据重要地位,如原材料加工、电极材料、电池以及整车制造环节,我国均占据50%以上的份额;在光伏全产业链条占据重要地位,2021年我国多晶硅生产能力占全球比重为79.4%,硅片为96.8%,电池为85.1%,光伏组件为74.7%。海关总署数据显示,2023年一季度“新三样”出口增长66.9%,增量超1000亿元,拉动出口增长2%。王静表示,以“新三样”为代表的高技术、高附加值、引领绿色转型的产品,逐渐成为我国出口增长的新动能。
当前,在外贸形势严峻复杂、外需不确定性加大、发达国家经济体增速放缓、外贸大国出口增速持续下滑背景下,我国出口逆势增长,一季度出口同比增速为8.45%。从广交会一期出口订单看,3个月以上的中长期订单占比近六成,其产品范围之广,反映出中国制造的强大生产力。
阿联酋零售连锁店露露集团中国区总经理尼罗斯·巴拉马普塔在广交会上表示:“在中国,几乎对产品的任何需求都能被满足。”
在王静看来,广交会作为我国对外开放的重要窗口和中国外贸的“风向标”“晴雨表”,在构建更大范围、更宽领域、更深层次的对外开放格局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她说,本届广交会在三个展期均设置了进口展区,面积逾3万平方米,较疫情前增长50%。此外,财政部、海关总署、税务总局联合出台相关政策,对展期内销售的免税额度内的进口展品免征进口关税、进口环节增值税和消费税。14亿人口、超4亿中等收入群体使我国成为全球最具潜力的大市场,对外商企业吸引力十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