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研究领域是鲍鱼。鲍鱼怎么会跟高科技相关联?
我国鲍鱼人工养殖起源于20世纪90年代。经过20多年的发展,我国已成为全球排名第一的鲍鱼生产国。全球每生产10只鲍鱼,9只就来自于中国。过去由于野生资源的稀缺,鲍鱼一直是贵价食材的代名词。如今,大家在餐厅吃到的鲍鱼,一只也就几十元钱,这其实就是科技发展的体现。
20年前,当我考上厦门大学研究生时,这个行业并不是这样。与鲍鱼主要产区如澳大利亚、南非等相比,我国无论产量还是育种技术都落后一大截。一入学,我有幸参与了国家第一个支持鲍鱼育种的“863”计划课题,从此和鲍鱼结缘。
我至今记得,第一次走进育种基地,企业老板还在唉声叹气。因为基地正在经历一场病害,很多企业都亏本了。于是,导师给我的第一个课题就是培育抗病新品种。
鲍鱼是一种昼伏夜出的生物,白天休息,晚上出来觅食。为了和它同频,很多晚上我们都默默地守在池子旁边,有时要昼夜无休,争取更多时间做更多实验。
经过几年努力,我们培育出福建省第一个国家级水产新品种“东优1号”杂色鲍,它的抗病率比普通品种提高了30%。2010年起,我们将这个品种推广到台湾,再经过5年努力,这个种的种苗已占到台湾鲍鱼养殖量的70%,成为当时两岸农业交流的一个亮点。
我们关注的第二个性状是耐高温。当时,福建是全国鲍鱼养殖中心。但当地夏天是很“残酷”的。渔民只能在夏天来临之前用车、用船把鲍鱼运到1800公里之外的山东、辽宁,到了冬天再转运回来。这样就形成了国际上都罕见的候鸟式迁徙工作。
经研究,我们发现,鲍鱼心跳的规律跟它的耐温能力强相关。基于此,我们培育了第二个鲍鱼品种西盘鲍,耐温能力提高了2度,基本解决了渔民在福建养鲍鱼的问题。
我们第三个挑战的性状是“品质”。鲍鱼界最大的品质就是规格,不同规格的鲍鱼价格可以差10倍。2007年起,我们从全球各地引进鲍鱼,放到福建引种驯化,让它适应本土气候。经过十几年的努力,我们构建了国内最大规模的鲍鱼活体种质资源库,并在此背景下,完成了成百上千次的鲍鱼杂交实验。最终找到了优质的品种,最大的鲍鱼可以长到1公斤一只。
目前,我国已基本实现了精品鲍鱼的国产替代,并解决了产业链问题。我们还培育出中国第一批鲍鱼珍珠,这是过去想都不敢想的(因为之前鲍鱼规格不够大,培育不出珍珠)。
作为福建省优秀科技特派员团队,我们在过去5年中培训了渔民1万多人次。看到越来越多的山村、海岛因为养殖了我们的鲍鱼而成为远近闻名的富裕村,这是对我和团队最大的鼓励和肯定。
种业是农业的“芯片”。党的二十大报告明确提出我们要实施种业振兴行动。面向未来,我有三点建议:一要树立“大食物观”,向海洋要蛋白,建设以高质量海水养殖为技术核心的“蓝色食品”产业。二要创立“一带一路渔业创业联盟”。我国的水产养殖产量已占到全球60%以上,且部分技术已处于领跑位置,应借助这个联盟,把更多的渔业成果带出去。三要创新种业科技成果转化以及商业化育种体系,打造集科研、产业、人才、资本四位一体的种业生态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