岳麓书院来过多次,但这次不同。参加由邵鸿副主席率队的全国政协文化文史和学习委员会组织的“实施国家文化数字化战略,推动数字文化产业高质量发展”专题调研活动,岳麓书院是必选之地。这座“千年学府”,不仅是每一个读书人的精神家园,更是湖湘文化的圣殿、中华文化的地标。这几天调研考察的湖湘文化,更加印证了岳麓书院大门上的那副对联:惟楚有材,于斯为盛!
岳麓史话
在历史名城长沙的岳麓山下,滚滚波涛的湘江两岸、古木参天的清风峡口,幽静、古朴、典雅的岳麓书院就坐落于此。在这里,既有山水相融的清秀、泉洁林茂的恬静,又有白墙青瓦的素雅、回廊相连的清趣,既有对“道林三百众,书院一千徒”的敬仰,又有对“方今学术源流之盛,未有出湖湘之右”的感叹。
岳麓书院萌芽于唐末五代,创建于北宋初年。直至咸平二年即公元999年,潭州太守李允则重新扩建,中开讲堂、揭以书楼、创建礼殿、请辟水田,标志着岳麓书院讲学、藏书、祭祀三大规制已经形成,从而奠定了书院的基本格局。王禹偁的《潭州岳麓山书院记》说:“使里人有必葺之志,学者无将落之忧。谁谓潇湘?兹为洙泗。谁谓荆蛮?兹为邹鲁。”他把湖湘比作孔孟家乡的“洙泗”“邹鲁”,正是对岳麓书院历史功绩的肯定和称赞。此后,由于一代代学术大家、教育名家苦心经营,岳麓书院遂成为宋代著名书院中规模最大、规制最完善、保存最完整、人才培养最多、延续时间最长的书院,成为中国书院史、中国教育史的杰出典范。
“讲于堂、习于斋”是岳麓书院讲学的基本规制。经头门,过大门,进二门,才能到达岳麓书院的讲堂。讲堂最初创建于宋太祖开宝九年即公元976年,潭州太守朱洞设讲堂五间。历经宋、元、明、清至今,几经风雨,屡毁屡建。现存建筑为清康熙二十六年即公元1687年偏沅巡抚丁思孔重建,经同治七年即公元1868年大修后的遗构。讲堂正中设高约一米的长方形讲坛,为古代老师授课的地方。上摆两把红木雕花座椅,为山长和副讲席位。讲台之后为木质屏风,上刻山长张栻撰写的《岳麓书院记》。讲堂南北两壁嵌刻朱熹手书“忠、孝、廉、节”和欧阳正焕手书“整、齐、严、肃”大字碑,均为道光七年即公元1827年山长欧阳厚均刊立。檐前悬有“实事求是”匾,中央悬挂康熙二十六年即1687年御赐“学达性天”和乾隆八年即公元1743年御赐“道南正脉”两块鎏金木匾。讲堂两侧刻有清代山长旷敏本(公元1699~1782年)撰联:“是非审之于己,毁誉听之于人,得失安之于数,陟岳麓峰头,朗月清风,太极悠然可会; 君亲恩何以酬,民物命何以立,圣贤道何以传,登赫曦台上,衡云湘水,斯文定有攸归。”
讲堂外侧建有教学斋和半学斋。“教学斋”源出《礼记·学记》:“建国居民,教学为先”,门联云:“业精于勤,漫贪嬉戏思鸿鹄;学以致用,莫把聪明付蠹虫。”“半学斋”源出《尚书·说命》下:“惟学学半”,意为教人是学习的一半,引申为半教半学,门联云:“惟楚有材,三湘弟子遍天下;于世无偶,百代弦歌贯古今”。岳麓书院作为湖湘学派的教育基地,培养出一批“岳麓巨子”。杰出的思想家王夫之、魏源,叱咤风云的“中兴将相”曾国藩、左宗棠、郭嵩焘、胡林翼、曾国荃、刘长佑,革命志士谭嗣同、唐才常、沈荩、熊希龄、杨昌济,以及民主革命先驱黄兴、蔡锷、陈天华、程潜等,都在岳麓书院的教育和影响下,为中国历史写下可歌可泣的华丽篇章。其中,魏源成为主张向西方学习的提出者,曾国藩成为中国近代化事业的开启者,谭嗣同成为为戊戌变法流血牺牲第一人,黄兴成为辛亥革命的主将或总司令。
朱熹讲学与王学传播
在岳麓书院的发展史上,有两个人至关重要。一是朱熹,理学大儒;一是王阳明,心学大师。
南宋岳麓书院的繁荣,与著名理学家朱熹讲学联系紧密。朱熹来岳麓书院讲学有两次,一次是乾道三年应张栻邀请的朱张会讲,讨论问题十分热烈,“三日夜而不能合”,以至“一时舆马之众,饮池水立涸”,开创岳麓自由讲学之先风;另一次是绍熙五年的更建书院。这次朱熹任湖南安抚使再至潭州,兴学岳麓,以治教为重,颁布“朱子书院教条”,把“学、问、思、辩、行”规定为“为学之序”,使岳麓书院第一次有了正式的学规,助推书院蓬勃发展。
明代书院的发展,与王阳明心学的兴起有关,岳麓书院也是如此。正德二年即公元1507年,王阳明因触犯太监刘瑾而贬贵州龙场,途经长沙,来到颇负盛名的岳麓书院讲学,这是他宣传心学理论的开始。在当时岳麓盛理学、重科举的时风下,王学使人耳目一新。此后,王阳明再没来过岳麓,但他的弟子、再传弟子如浙中王门季本、江右王门罗洪先、浙中王门张之忭、江右王门邹元标相继来此登坛讲学、传播王学,产生较大影响。
值得一提的是,乾道三年朱张会讲期间,朱熹常与张栻相约,登岳麓山顶观日出,并将观日的地方命名为赫曦,张栻修筑“赫曦台”,朱熹题额,二人留下《登赫曦台联句》:“泛舟长沙渚,振策湘山岑。烟云渺变化,宇宙穷高深。怀古壮士志,忧时君子心。寄言尘中客,莽苍谁能寻。”正德二年,王阳明寓居岳麓书院期间,游朱、张故迹,也写下《望赫曦台》诗云:“隔江岳麓悬情久,雷雨潇湘日夜来。安得轻风扫微霭,振衣直上赫曦台。”1917~1919年,青年毛泽东曾数次寓居岳麓书院半学斋,赫曦台给他留下深刻印象。1955年6月,毛泽东回到湖南视察,由湖南省教育厅副厅长兼湖南第一师范学校校长周世钊陪同重游岳麓。毛泽东赋诗再次表达近30年之后再返长沙、重登岳麓赫曦台的豪情壮志:“春江浩荡暂徘徊,又踏层峰望眼开,风起绿洲吹浪去,雨从青野上山来。尊前谈笑人依旧,域外鸡虫事可哀。莫叹韶华容易逝,卅年仍到赫曦台。”
先哲往圣的哲理诗篇,正契合赫曦台的联云:“合安利勉而为学,通天地人之谓才。”
我的书院观
考察岳麓书院,犹如经历一场千年湖湘文化的风雨洗礼。置身于这座饱经沧桑的历史殿堂,一步三叹,流连忘返,自由而清新的文化气息扑面而来,古朴而常新的思想之光直插人心。
创办书院是我人生的梦想。在贵阳挂职期间终于梦想成真。2015年10月,经贵阳市委批准,由贵阳市政协支持发起成立阳明文化(贵阳)国际文献研究中心,并由贵阳市人民政府与北京市西城区人民政府共建北京阳明书院。书院临时地址位于烂缦胡同的湖南会馆。书院永久院址正兴建于莲花河畔。北京阳明书院依托首都资源,于贵州和贵阳创建古籍文献馆、方志文史馆和梵净艺术馆,改建“北京阳明书院附中和附小”,新建“阳明文化(贵阳)国际文献研究中心”,初步形成“三馆两校一中心”的书院格局,正在努力打造成为阳明文化的传播者、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新者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推动者。
“藏书、研究、交流、服务”是北京阳明书院的四大功能。书院致力于阳明文化文物文献普查、收集、整理、研究和交流工作,在国家文物局和国家图书馆批准和支持下,已完成166种王阳明馆藏典籍和庐山纪功碑、修道说碑两件国家一级文物的高仿复制工作,共复制王阳明馆藏典籍善本、普古、碑拓、法帖等56191拍、影图112382张,包括王阳明家谱传记、思想渊源、著作文章、弟子著述、后人阐释等,现藏于贵阳阳明中心和北京阳明书院,成为我国除国家图书馆外唯一、独特、权威的可研究、可利用、可传播的重要典籍文献。正在整理、研究、编纂和出版的《王阳明馆藏文物文献全集》(600卷)作为阳明文化文物文献研究最新学术成果,成为推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的标志性项目。已开发建成并上线运行的“数字王阳明资源库全球共享平台”拥有全球87个国家、420个城市注册用户三万余人,网站独立访问量近500万人次。这其实也是契合我们此次调研主题,算是我在致力于推动数字文化产业高质量发展方面的一个举措吧。
北京阳明书院虽刚刚起步,但作为一种传统文化与现代文明相融相通的新生力量,饱含智库特质、弘扬公益精神、闪烁思想光芒,以岳麓书院的文化坐标为灯塔,走向未来,走得久远!
(作者系第十四届全国政协委员,北京市朝阳区政协副主席,北京国际城市发展研究院创始院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