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河中上游是中华文明富集地之一,发现于甘肃省天水市秦安县邵店村距今7800年的大地湾彩陶是中国乃至整个东亚地区目前发现最早的彩陶。1923年发现于甘肃省临洮县的马家窑村的马家窑文化,以一种独立的文化形态向世人展示了图案精美、内涵丰富、数量众多,达到世界巅峰的彩陶文化。1924年在甘肃省临夏州广河县齐家坪首先发现的黄河中上游齐家文化,反映了从新石器时代向青铜时代过渡的文化形态。1950年在临夏州积石山县的三坪遗址出土了距今5000年的中国“彩陶王”,1978年在临夏州东乡县林家遗址出土了被认定为目前中国最早的一把青铜刀,两件文物现收藏于国家博物馆。青海民和县喇家遗址发现了目前世界上的最早的“面条”。考古发现证明,黄河中上游古文明无疑是中华文明的重要渊源之一。习近平总书记在主持中央政治局第三十九次集体学习时强调,中华文明探源工程对中华文明的起源、形成、发展的历史脉络,对中华文明多元一体格局的形成和发展过程,对中华文明的特点及其形成原因等,都有了较为清晰的认识。同时,工程取得的成果还是初步的和阶段性的,还有许多历史之谜等待破解,还有许多重大问题需要通过实证和研究达成共识。
毋庸置疑,中华文明从“满天星斗”到“多元一体”的演进路径中,处于黄河中上游的甘肃古文明遗址占有一席之地。
关于黄河中上游古文明遗址在中华文明起源中的地位,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历史研究院历史部主任、中国考古学会理事长王巍认为,“在研究中华文明探源工程的时候,我们已经意识到西北地区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区域,对于它的起源、形成时间以及与周边区域的关系,都有待通过新的考古去发现。”
作为全国政协委员,在十三届全国政协第四次会议上,我提交了“关于加大黄河中上游古文明遗址‘全域’保护利用”的提案,被政协第十三届全国委员会第五十三次主席会议纳入“中华文明探源工程”,审定为重点协商督办提案。相关部门的督办成效明显,黄河中上游的史前文明受到相关部门和专家学者的逐步重视,经国家文物局批准,2021年6月,中国人民大学韩建业教授带领团队,联合甘肃省文物考古研究所、西北工业大学、兰州大学等单位组成的联合考古队,对甘肃庆阳的南佐遗址启动了新一轮考古工作,此外还曾多次召开“齐家文化与华夏文明”学术会议,2023年5月8日,在中国考古学会、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甘肃省政府文史研究馆、甘肃省文物局、甘肃临夏州委州政府共同主办的“文明汇聚·光耀河州——史前文化临夏论坛”上,来自全国各地的100多名专家学者齐聚“中国彩陶之乡”临夏州,围绕深入挖掘史前文化的丰富内涵和时代价值、研究阐释临夏地区在史前文化发展中的重要地位等展开广泛讨论。本次论坛聚焦史前文化、探寻中华文明,事关中国文化起源和格局问题,对于认识中国古代文明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专家学者一致认同,黄河中上游的史前文化是中国古代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马家窑、齐家等文化,林家、半山、齐家坪等遗址,彩陶、玉器、青铜器等遗存,不仅展示了当地文化和社会发展的成就、丰富了中国古代文化内涵,而且对认识同时代的中国史前文化具有全局性意义,在研究中国文化起源和格局上发挥了关键作用。后续对甘肃古文明遗址的多部门、多学科联合挖掘科考研究将持续进行。
笔者曾经对黄河中上游的保护利用较为成熟的甘肃大地湾遗址、青海喇家遗址等新石器时代的文化遗址进行过考察。大地湾遗址包括大地湾博物馆、F301原始村落遗址和F901原始宫殿遗址三个参观区域。1988年大地湾遗址被国务院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11年12月31日,大地湾博物馆建成并免费对外开放。2013年,大地湾遗址被国家文物局立项为国家考古遗址公园。青海喇家遗址2001年被国务院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是当年我国十大考古发现之一。随着中华文明探源工程的不断实施,黄河中上游的许多古文明遗迹进入了学界和相关社会领域的视野,但从目前情况来看,我们对黄河古文明遗址的综合保护与利用在有些方面也是不尽如人意的,首先,对黄河中上游古文明遗址的重要意义和价值认识不足,该区域古文明遗址有些“藏在深闺人未知”的感觉,没有被纳入“中华文明探源工程”重点攻关研究。更让人担忧的是遗址地生态环境较差,经济条件落后,有多处重要遗址还未列入国家古遗址保护名单,众多文化遗址和文物正在面临被破坏和消失的困境。例如,位于甘肃临夏回族自治州广河县的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齐家坪遗址处于强湿陷性黄土地带,雨水、农业灌溉等造成的水土流失、地面塌陷甚至滑坡等地质灾害对遗址本体和环境造成直接破坏或形成潜在威胁。还有遗址范围内目前常住110户群众,村庄民房、农业生产、架空线缆、生活垃圾影响着齐家坪遗址环境风貌,也在侵蚀着文物,遗址面临破坏和消失的窘境。还有,当下对黄河中上游古文化遗址开发利用程度不高,缺乏深度体验和品质提升,综合开发体系不够健全。甘肃临夏境内出土“彩陶王”的积石山三坪遗址、广河县齐家坪遗址尚未挖掘,对重要遗址节点没有向公众开放展示,未能发挥这些史前保护遗址的社会价值。
黄河中上游古文明遗址对了解中华文明的起源、形成、发展的历史脉络,对探究中华文明的内涵、外延有重要考古支撑,对讲好中华文明和黄河文明故事,进一步推进“中华文明探源工程”,增强黄河中上游古文明遗址赋能区域综合发展的效益有重要意义。为此,我们需要调动多方力量,多学科攻关,夯实黄河中上游古文明遗址挖掘研究进入“中华文明探源工程”基础。尽快争取将该区域古文明遗址纳入“中华文明探源工程”重点攻关研究项目中。借助中华文明探源工程,助力该区域古文明遗址的系统性研究和保护,为进一步回答好中华文明起源、形成、发展的基本图景、内在机制以及各区域文明演进路径等重大问题作出该区域的贡献。
在遗址保护方面需要尽快有计划完成重点保护遗址的文物保护利用规划,规范遗址保护区划内的生产建设活动,对遗址核心区生活的居民进行搬迁,对遗址核心区水土流失进行治理,下大力气对遗址文物本体和周边环境做好综合保护。当然,更要围绕黄河中上游古文明遗址推出更多考古成果,并做好考古成果的阐释、普及和宣传工作,让文化成为最富魅力、最吸引人、最具辨识度的标识,挖掘该区域古文明文物和文化遗产的多重价值,运用各种现代媒介手段和平台,讲好具有地方文化特色的中华文明故事,提升黄河中上游古文明遗址在中华文明起源中的影响力和感召力。在保护黄河上游古文明遗址的过程中,根据遗址保护、利用的现实发展需要,多种方式开展展示利用工作,彰显史前遗址的当代价值,充分发挥文物资源的综合效益。特别是对文化资源富集、经济发展相对落后的省份,通过加快推进相关遗址的发掘保护利用工作,创新古遗址的展示方式,让古遗址保护成果更多惠及群众,让遗产地百姓共享文化遗产保护传承的成果。
(作者系全国政协委员,甘肃省社科院社会学所所长、研究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