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版:宝藏

剿盗名将李长庚

本报记者 照宁

《 人民政协报 》 ( 2023年05月25日   第 12 版)

本报记者 照宁

清嘉庆五年(1800年),海盗来袭,李长庚奉命统率定海、温州、黄岩三镇水师迎战,激战数日之后,力挫海盗,从此,海盗再也没有入侵过沿海地区。海盗被击退后,在闽盗艇及水澳、凤尾诸帮都投靠蔡牵,李长庚率舟师多次与蔡牵交战于闽浙洋面,多有斩获。

1801年,李长庚督造的30艘艇下水,每艘长十余丈,载红衣、洗笨、劈山等炮20门,全数编为“霆”字号,所以又称“霆船”。1806年,李长庚让福建船厂仿制出两种大同安梭船各20艘,其中梁头2.6丈宽的为“集”字号,梁头2.4丈宽的为“成”字号,并且配置了更多的火炮。这是清代水师创建以来战力最强的两款战船。晚清福建水师提督李廷钰认为,李长庚是同安梭战船的创制者,其《靖海论》提到:“船之最善者,莫如同安梭。同安梭也者,先忠毅公(李长庚谥忠毅)所创也。”

1807年,李长庚转战闽浙海面,数次击败蔡牵主力,年底追击到黑水洋,蔡牵只剩下最后三条船,负隅顽抗。李长庚身先士卒,以旗舰挂住蔡牵坐船,准备活捉蔡牵,不慎被炮击中壮烈牺牲。

1808年,嘉庆帝追封李长庚三等壮烈伯,御葬赐奠,谥忠毅,建立专祠。

2023-05-25 本报记者 照宁 1 1 人民政协报 content_44024.html 1 剿盗名将李长庚 44,024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