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7版:民意周刊

萌娃当教

王树理

《 人民政协报 》 ( 2023年05月29日   第 07 版)

今年4月,我用家乡的老屋改建了一间乡村书屋。书屋开放后,每天都有一群放学后的萌娃来这里看书。他们稚气的脸上带着些微的羞涩,忽闪忽闪的大眼睛像是好奇书屋能给他们带来什么有意思的知识。每次来到书屋,他们中有的一进门叫声爷爷,然后就自报家门,提出读书的范畴或要求,拿到书本就坐在长廊的板凳上认真阅读;有的则直接掏出作业本,抓紧做作业。

每当看到这些情景,一阵阵难以名状的情绪都会涌上我的心头。不只是感慨这些萌娃们对于阅读的热爱,更有对自己童年读书时的镜头回放和从青年时期就立志为孩子们做点什么的回忆。

还记得1971年的春天,我第一次从部队返回故乡探家。到家的第二天,村里的张大哥专门到我家,满脸愁云地说家里的4个孩子全是聋哑人,希望我帮忙找军队医院给他们治治病。当年医疗条件有限,我回到部队后,跑了许多地方,也没打听到能让聋哑人彻底康复的信息。倒是前几年,我回村又问起这件事,人们告诉我,张大哥家的孩子都娶上了媳妇,而且孙辈中有一个孙女一个孙子考上了大学。特别是大孙女从山东大学毕业后,主动申请到西藏支援边疆建设,如今已经成了一名非常优秀的教师。

这太让人高兴啦!同时也让我不由得感叹:读书好!读书不光长知识,还能改变人的命运。基于这种想法,我把本村《王氏族谱》翻阅了若干遍,发现近20年来,这个家族已经走出了156名本科生,17名硕士研究生,5名博士研究生。我本家一位大爷,一辈子除了种地就是养鸽子,他的两个儿子一个都没读书,只能在村里做些粗活;另一个除了自己热爱读书,还矢志不移地供儿子和女儿读书,如今一家人都事业有成,日子过得有滋有味。

这些例子都告诉我们,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尤其是当今社会,不读书寸步难行,读好了书如鱼得水。也正是因为这个原因,我下定决心,一定在故乡办一所书屋,作为乡村振兴的有力辅助。现在,每天慕名来读书的人络绎不绝,但我最高兴的,还是看到村里、镇上小学里的娃娃们愿意来这里读书求知。

每天学校一放学,孩子们就挤满了院落,捧起书来认真阅读。我喜欢看这场面,喜欢看孩子们亮晶晶的眼睛,看他们的眸子里那望穿日月风云的好奇和渴望。有一个正在读五年级的女孩,每天都坐在院子里的长凳上,不言不语地认真看书。别的孩子们都走了,她还在那里一动不动。还有一个上小学六年级的孩子,从第一次来书屋,就阅读龚盛辉先生的长篇小说《中国北斗》。他说他最喜欢小说封面上印的那句:“筚路蓝缕的科技强国求索,扬眉吐气的民族复兴壮举”。听着孩子的回答,我心里有说不尽的高兴与畅快。谁敢说这些娃娃们将来不是遨游太空的杨利伟、王亚平?不是下一个袁隆平、屠呦呦?祖国啊,当你呼唤为了民族复兴而多出人才、快出人才的时候,能利用书屋为家乡作一点贡献的我是多么幸福!

看着每天来来往往的娃娃们,有乡亲说:“你当了大半辈子的‘官’,老了又成了‘孩子王’。”我回答,对,我盼的就是这一天呢!古人尚且知道“孺子可教”,我们不更应当把自己的娃娃教育好、引领好吗?如果孩子们爱上读书,并且因为读书而成为新一代的农民、工人、士兵或者科学家,那正是我的心愿。我愿与娃娃们“携手”,借他们的光,返老还童,再过一回“六一”国际儿童节。

(作者系第十三届全国政协委员)

2023-05-29 王树理 1 1 人民政协报 content_44165.html 1 萌娃当教 44,165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