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6版:科技时代

C919 成功之双翼:自主创新与开放合作

——访中国商用飞机有限责任公司副总经理、总会计师吴永良

本报记者 高志民

《 人民政协报 》 ( 2023年06月01日   第 06 版)

“大飞机是国之重器,是一个国家科技水平、工业能力和综合国力的集中体现和重要标志,发展大飞机离不开自主创新与开放合作。”5月29日,在全国政协教科卫体委员会“健全关键核心技术攻关新型举国体制”调研组座谈会上,中国商用飞机有限责任公司副总经理、总会计师吴永良表示。

“我们忘不了习近平总书记的殷殷嘱托,正在全力以赴加大力度进行核心技术的攻关。”吴永良说。

习近平总书记在2022年9月30日接见C919大型客机项目团队代表时强调,让中国大飞机翱翔蓝天,承载着国家意志、民族梦想、人民期盼,要充分发挥新型举国体制优势,坚持安全第一、质量第一,一以贯之、善始善终、久久为功,在关键核心技术攻关上取得更大突破,加快规模化和系列化发展,扎实推进制造强国建设,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不懈奋斗。

“他日卧龙终得雨,今朝放鹤且冲天”。5月28日,在中国商飞公司的官网上出现了这么一句诗词。当天,国产大飞机C919商业首飞成功,标志着国产大飞机商业运营正式起步,中国航空工业也将掀开全新一页。

党的二十大报告将大飞机制造列为新时代十年高质量发展的标志性成果之一。吴永良告诉记者,“发展大飞机能够带动新材料、先进制造、航空动力、电子信息、自动控制、计算机等领域关键技术的群体性突破,拉动众多高技术产业发展,带动流体力学、固体力学、计算数学、热物理、化学、信息科学、环境科学等诸多基础学科的重大进展。”

“C919从研制成功到商业运营,这一过程中,我们坚持自主创新,完成飞机的自主设计、自主集成、自主验证;同时坚持开放合作,采取国际通行的主制造商-供应商模式,整合利用全球优质航空资源,塑造出一款世界级飞机产品、全球最新一代窄体客机,掌握了飞机的研制规律、研制方法和关键技术,为后续实施飞机部件国产化、实现高水平自主可控奠定重要基础。”

“当前,美国持续遏制围堵打压中国高技术产业发展,大飞机已经处于大国博弈的前沿。前期国家已部署两机专项、大飞机材料专项等计划,形成了一定的国产化基础,比如,已累计实现占结构重量68.3%的国产材料达到装机状态。”

吴志良同时坦言,与美国、欧洲等先进航空国家相比,国内在关键机载系统、电子元器件、工业软件等方面的产业基础仍较为薄弱,大飞机产业链供应链的自主保障能力存在不足。

“这是因为大飞机具有高安全性、高可靠性、高经济性、高复杂性的特点,国内产品缺乏基础性研究和实验数据的积累,导致产品质量的稳定性、一致性无法满足高标准严要求。”吴志良表示,“我们必须按照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大飞机事业重要指示批示精神,一方面坚持底线思维,通过几代人持续不断的努力,提升国内工业与科技基础,形成独立自主的研制能力、生产能力。另一方面坚持开放合作,团结国内外供应商与合作伙伴,共同应对风险挑战。”

谈到大飞机的未来,吴志良强调,“要加大对大飞机人才队伍的培养力度。大飞机对产业人才的数量、质量、结构有着全方位的庞大需求,必须主要依靠自主培养,建议出台相关政策提高国内教育界对大飞机人才的输送力度,同时出台针对大飞机高端人才引用育留的普惠政策,为大飞机高质量发展提供人才支撑。”

“大飞机产业投资大、周期长,目前仍需持续的资金投入。”吴志良建议,要通过专项资金、产业基金、低息贷款、后补助、免税等多元化支持形式,提升对大飞机产业链薄弱环节的支持力度,帮助大飞机安全稳步渡过市场导入期,逐步实现商业成功。

“不断强化基础性研究。推动建立面向基础研究、应用基础研究的大飞机国家实验室,建立更多航空领域的公共技术研究机构和全国重点实验室,提供必要的研发设施支持大飞机共性技术研究、科学原理探索与实验数据积累,为从源头解决卡脖子问题打下坚实基础。”吴志良表示。

2023-06-01 本报记者 高志民 ——访中国商用飞机有限责任公司副总经理、总会计师吴永良 1 1 人民政协报 content_44369.html 1 C919 成功之双翼:自主创新与开放合作 44,369 /enpproperty-->